第495部分(3 / 4)

小說:抗戰偵察兵 作者:兩塊

那男人狼吞虎嚥的吃了個餅子,又遞給了他老婆一塊。女人先是搖頭不吃,等丈夫擺了一小塊塞進嘴裡之後,可能是被食物激起了食慾,不由自主的大口咀嚼起來。

等他們每人吃了兩個餅,又喝了一壺水之後,夫妻二人雙雙給高全等人跪下磕頭表示感謝。除了行跪拜大禮,這兩口子也不知道怎麼感謝救命之恩了。至於孩子,兩人已經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長期的窮困和飢餓,早就讓這對鄉民神經麻木了,之所以還守著死去的孩子,不過是母子天性,捨不得丟棄骨肉至親罷了。

“走吧。”高全第一個扭頭就走。他從來就不習慣別人的跪拜,更何況眼前的慘劇他根本就無力改變。

即便是他收留了這夫妻二人又如何?連續的旱災,中華大地有多少人遭受天災,又有多少人正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一個高全,一個五百軍又能救濟多少?五百軍是作戰的部隊,不是慈善機構,他們的任務是打擊侵略者,是保衛這個國家!高全不能也不該,在部隊沒到駐地之前就傾力的接濟災民,他必須要保證麾下軍隊的戰鬥力,不能因為救濟災民就把部隊的軍糧給提前耗盡了,他不能讓戰士們餓著肚子上前線!

旅程是艱難的,沿途總是有讓人忍不住想要停下來救助的災民,高全總是硬起心腸命令部隊儘快趕路。只有實在看不下去的時候,才會有限度的幫助一下個別災民,就在這走走停停,內心備受煎熬的行程中,五百軍終於接近了桐柏山區。

第三章 桐柏尹縣長

當前方出現連綿山丘的時候,有偵察兵來報,部隊即將進入桐柏山區!這恐怕是這次行軍當中最讓人高興的訊息了,別人不說,最起碼高全就親耳聽見訊息傳來時唐文娟的歡呼了。都說女人是感性的,這話一點不假,就看連著幾天都是愁眉不展的三個女人,聽說到了桐柏之後臉上那抑制不住的笑容,高全那顆沉重的心就忽然覺得一輕。

不光是女人們,五百軍的每一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輕鬆和愉快。是呀,五百軍在桐柏山區駐紮了兩年多,從民國三十年南下九戰區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一直到現在還是第一次回來。部隊裡不少人的老家就是桐柏的,他們當初是為了抗日打鬼子才參加五百軍的,想不到這一離家就是兩年多,其中更有不少桐柏青年把年輕的生命留到了異地他鄉,犧牲在了抗日的戰場上。

看著兩邊偶爾出現的衣著襤褸、拖家帶口去逃難的鄉民,高全心裡忽然有一種極其惡毒的想法,要是那些犧牲將士的父母親人因為受不了本地的生活的艱難而到外省逃難了,那是不是就不會有人跑到他這兒哭著問他要兒子了?傷殘撫卹金是不是也能少發不少?

不過,這個無恥的想法也只是在腦子裡過了一下就煙消雲散了,洪瑩瑩和唐文娟已經在商量著,到了她們原來的住宅之後,要怎麼佈置庭院、分配房屋了。

還是老地方、老環境,甚至就連大街上的人也大部分都是熟臉,這就是回家的感覺。五百軍當初駐紮在桐柏縣城的時候,和當地的山民關係處的相當不錯,不能說是軍民魚水情吧,反正軍民之間的關係也是相當融洽。尤其是洪處長曾經受高軍座授權,代理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縣務,當過一段不是縣長的縣長。

經過洪瑩瑩兩年大力的治理,以桐柏縣城為中心的周圍數十個村鎮經濟,在當時都有了相當大的起色,甚至開始有了由偏僻走向繁榮的跡象。五百軍當時在桐柏山區打了個好底子,雖然離開了兩年,山上又換了不止一個主人,可已經開闊了眼界的人民終究是不會再守著金山受窮了。

連年的天災**,在豫南地區造成了赤地千里、餓殍遍地的悽慘景象,只有桐柏山上的山民卻並沒有遭受什麼太大的災難。山區,終究對土地的依靠不像平原地帶那麼深,桐柏山上的特產、山貨還是能養活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山上的山民的。

高全率領五百軍主要將領以及警衛營和部分直屬部隊進入縣城的時候,縣裡甚至專門安排了一出城門迎客的儀式,兩個唱戲的班子在城門兩邊咿咿呀呀的開鑼唱起了大戲,鞭炮聲噼裡啪啦的響著,嗩吶嗚哩哇啦的吹著,比大戶人家娶媳婦嫁閨女熱鬧多了。

一路上壓抑的心情,也因為城門口的熱鬧而豁然開朗,高全在眾將簇擁下笑呵呵的向人群揮舞著手臂,信步走進了縣城大門。

“恭喜高軍長凱旋歸來!”迎面一個穿著深色中山裝黑瘦的中年人,梳著分頭戴著金絲眼鏡,雙手捧著一個酒碗,裡面是滿滿的一碗白酒。在這位身後還跟著兩個端托盤的,一個托盤上放著酒碗酒罈,另一個托盤上放著一個滷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