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籍就是項羽。說的是秦始皇出遊到會稽,渡過浙江的時候,項羽的叔叔項梁和項羽看見,項羽說了一句:“我可以取代這個人的地位。”項梁捂住項羽的口,說:“不要亂說話,會誅九族的!”
“我可以取代這個人的地位”這是項羽內心的話,也是他希望和嚮往的未來,他對於秦始皇浩蕩的出行排場並沒有感覺到*者奢華和狂傲,反而覺得自己也要像秦始皇那樣,就說出了自己心裡的志向,後來,他就做了類似於秦始皇第二的角色——西楚霸王。太子茲父此時的心情就像項羽看見秦始皇出遊的場面,他想到的只是說我要“取而代之”。
話說回來,周襄王的旨意上說齊桓公不用下跪接受封賞,但齊桓公還是下跪,按禮儀接受封賞的物品,這是當時管仲在旁邊提醒。而太子茲父卻未必能注意,發現不了管仲這個時候在旁邊說了一句:“不可。”即便他順耳聽到了,也不會放到心裡面去深究,肯定的右耳進左耳出,太子茲父從一開始就把全部的目光投在齊桓公身上。
我們說他是來觀摩的,觀摩的是誰呢?就是齊桓公,其他的事物就根本不需要去看,就像三流歌手在觀看天王級人物的演唱會時不會去留意關心那些幕後者在整場演唱會中的舉動和作用,他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