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接到命令,要到成都某山區執行任務,要在那裡呆一兩個月。他很興奮地打電話給林軍:
“林哥,你不是一直想到成都來玩的嗎?我最近要到成都,正好你也過來玩!”
“你小子還是蠻有良心的,還記得有好玩的就叫我,可是我去了不影響你工作嗎?”
“沒事的,你就假裝是到山裡旅遊的,我們有空就一起玩。”
“那好。”
林軍一向喜歡野外遊玩,當下準備了兩個45升以揹包,裝了不少東西。防水電筒、軍用水壺連飯盒、聯絡應急用哨子、行軍小刀瑞士軍刀、帳篷、睡袋、備用電池4個、防水運動表、指南針、衝氣睡枕、保溫鋁膜、登山杖、綁腿、防蟲頭罩、螢光棒等不少個人裝備。感冒藥、藿香正氣丸或黃連素、跌打藥、止血貼、維生素B和、綁帶、驅蚊油等部分藥品可作為集體藥品等藥品。少量巧克力、餅乾、火腿腸、壓縮餅乾、少量鹽、速食玉米粥、鯽魚罐頭和午餐肉罐頭、牛肉乾、棉花糖或水果糖等食品,還有兩瓶好酒。整整裝了兩大包。
到了時間出發,坐的是K140,坐的是軟臥,400元,在火車睡了一天,發呆了一天,就到了成都。
成都古為蜀國地,秦並巴、蜀為蜀郡並建城,漢因織錦業發達專設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之稱,五代蜀時遍種芙蓉,故別稱“芙蓉城”,簡稱“蓉”,1921年設市。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據史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三國時劉備入川,成都為國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繡”,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前311年,僅次於江蘇的蘇州建於前514年。
成都和重慶一比,就要遜色得多。當然在市區裡可能區別已經不明顯,但是城市特色還是有點差距的。重慶是座山城,重慶火鍋麻辣聞名,重慶人直爽豪放,美女如雲,重慶地廣人多,長江、嘉陵江兩江環繞,三峽雄威,工農商教科文萬業興旺。
成都地處平原,成都小吃家喻戶曉,成都人踏實一點,茶館川戲,和重慶比,成都作為歷史名城,草堂、武候祠文化厚重,整體給人的感覺要比重慶要平實一些。
林軍下了火車先在成都軍區望江賓館住宿,先休息了一天。
他們這次的目標是龍門山。龍門山位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龍門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向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4米,氣象萬千。他們將經過彭州境內的九峰山風景名勝區、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白鹿森林公園等。
龍門山中段的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他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分佈於彭州和什邡境內。此地岩層古生界地質現象發育,厚度大,層層展現地球古老地質的演變過程,為地球地質演化過程的活檔案。象林軍張永生他們這樣的文科生也玩得興致盎然。
龍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林軍到了那裡就和張永生說:“到了這裡,什麼都不怕,就怕地震。”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級以地震20次。在幾年之後,200年5月12日,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發生里氏。0級地震汶川地震。
龍門山東部迎風坡雨澤充沛,是四川著名的鹿頭山暴雨區所在地。龍門山東、西坡民族也不同,東坡是漢族分佈區,西坡為羌族聚居地。一路林軍有張永生的陪伴,不寂寞,張永生的工作因林軍也顯得不那麼煩神。當然這些所有的過程張永生不可能是全程陪他的,畢竟有工作要做。
西坡雨水少,這天林軍就紮營在那裡。這裡離張永生的警察部隊比較遠,林軍一個人就有點寂寞。好在野外的風景很好,正當他欣賞著羌族民居的時候,遠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