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3 / 4)

小說:風雨傳說 作者:莫再講

片。

僅僅是眼前的這片景象,已經足夠讓人發出無邊驚歎。

舊時代的書看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一見實物來得震撼。

因為圖書館的緣故,我對當今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建築水平都有了解,誰要說能建造這樣巨大廣闊的空中樓閣,殺了我都不信。見到眼前這一幕,我才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太少太少。

這注定是個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世界,多數人則必須是無知的。

微風吹過,我仰著頭看遼闊又神奇的景象,陽光透過空中的一層有色玻璃照進來,空氣中甚至能聞到青草的味道。這樣的景象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何等的不可思議?懸浮在空中的大地,全靠科技和工業的組合才能達到如此神奇的效果。

深吸了一口氣,我沒有追問自己父母的問題,而是扭過頭問一臉得意的劉劍:“這就是首都為什麼會在這裡的真正原因?”

劉劍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很痛快地沒有否認:“是的,首都在這裡,是因為它在這裡。它在這裡,所以首都才在這裡。”

這答案讓我立刻明白了,為什麼首都自古以來都是首都,無論政府怎樣更迭,它從未改變過。

“如何?是不是超過了你的想象?”劉劍問我感受。

我望著眼前這一切,眯著眼睛微微點頭:“是的,我在書上看到過大致的描述。據說這個景象……很像傳說中的諸神國度。”

劉劍並不驚訝我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一個即將拿到舊時代圖書館最高許可權人,說出什麼話其實都不會太讓人驚訝不是麼?

“是啊,讓人讚歎的存在。據說諸神國度比這裡壯麗偉大百倍,不知道我有生之年會不會看到那裡的哪怕一秒鐘影像。”

劉劍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我,看的我心裡直發毛。

我其實知道他想說什麼,他在猜測什麼,他希望的是什麼,可我絕對不會回答。

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承認自己知道的真比這位漢中國科技復原第一人多?

從電梯裡走出來,腳下踩著浮空的青草和土地,我有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幻象的話,我反倒容易接受。畢竟在這個世界裡,我平日所見的庸庸碌碌生活佔據了絕大多數人的視野,我們渴望奇蹟的同時也抗拒奇蹟。

“這裡只剩下架子,大部分實質內容都已經被國安局接管。”劉劍繼續介紹道,“所以被你看到也沒什麼關係,一部分工作在這裡進行,主要也是為了清淨。”

我驚歎於這些空中懸浮的大地和山巒,頭腦卻並未因此而發昏,冷靜地道:“我一直以為專家團都應該在那種無數人伺候的辦公樓裡工作。”

“以前的確是這樣的。”劉劍淡淡說道,“後來我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融入俗世的工作環境固然舒適,卻不能激發團隊工作的熱情。現在這種模式也不過是形式上的變化,內容其實還是一樣的。”

我望著這廣闊的群山,低聲問道:“我有個問題啊,很重要的問題。”

“什麼問題?”

“為什麼舊時代的語言那麼難破譯?”

劉劍笑了:“誰說難破譯了?”

“舊時代圖書館裡我沒見幾個人真懂舊時代語言的……”我說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

“那是因為留在舊時代圖書館裡的內容都是比較冷僻的,而且有一些語言確實是沒有流傳下來。”劉劍耐心解釋道,“比如你見過的大部分內容,其實都是舊時代毀滅之後整理的,雖然內容全面,用的文字卻太冷僻。我們當代所用的語言其實是繼承自上一個文明的中期語言,和鼎盛時期的還不太一樣。”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明白了,而且國家會努力吸納能夠在舊時代圖書館研究出一定成果的人對吧?所以即使是解讀了很多內容,也不會真正洩露出去。”

“不錯。”

“真是一個可恥的遊戲。”我無奈地笑笑,“那麼這裡誕生的科技一定都很驚人了?大多數都沒有民用吧?”

劉洋洋插道:“不,你錯了。大多數技術是徹底民用的。”

“真的假的?”我冷笑,“剛才我看到的好多技術可都不是民用級別啊。”

“那也是為了便利。”劉劍並不在意我的冷笑,娓娓道來,“除了少數技術容易破壞和平外,大部分時候各國還是堅持民用第一的原則。”

“聽上去真高尚。”我保持冷笑。

劉劍沒有繼續跟我在這個話題上糾纏,瞧著遠方駛來的電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