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忽的又想起來:“教他識字的人必能通他的話。”拾得是會比劃的,只別個看不懂。
碧舸一個頭兩個大,就怕她真想著去結交了和尚,她是姑娘,可她們回去了不得脫一層皮兒,趕緊道:“他是來掛單的和尚,住持好心這才留了他下來,還往哪兒尋他的師傅去?”
蘭舟也道:“姑娘趕緊歇歇罷,今兒法事便做完了,明兒就要下山的。”下山回去了,她再念叨什麼和尚也是無用了,下回便來進香,這和尚也該走了,哪有掛單就長住的。
哪知道紀氏作完了道場,便身子不適起來,上山下山這許多路,顛簸不得,她便想先把幾個孩子送回去,明沅幾個哪裡能肯,再多捐些銀米麵油,又多住了幾日。
這下明湘明洛幾個倒能往外頭轉一轉了,明沅跟她們輪換著侍疾,寺裡僧人有個頭疼腦熱的,也有會醫的僧人把脈看過,抓了藥吃,紀氏吃了藥便睡,幾個女孩兒倒能看一看山間紅葉了。
紀舜英還摟了些蓮蓬來,叫廚房裡剝出蓮心,做了個鮮蓮子湯,叫青松尋了柳芽兒,單給了她一手帕的剛剝的蓮子,送給明沅當零嘴兒吃。
柳芽兒送進來的時候,叫明芃瞧見了,幾個人問得是紀舜英叫送來的,俱都哧笑一回,明沅同他這幾日日日相對,偏一句話都說不得,這會兒見他送了蓮子來,抿了嘴兒一笑,拿著分給明芃吃,她便道:“這個蓮心不要去,叫廚房熬糖稀來,拿這個裹了,外頭脆裡邊糯,又是外甜內苦,滋味不比別個。”
丫頭果然熬了糖稀來,拿小銚子熬了一小鍋,一顆顆蓮子滾得糖稀就擺上板子上晾乾,成了糖蓮子,等那糖幹了,裝了袋兒帶在身上吃。
明沅給紀舜英送得一小包去,餘下的明芃拿了些裝在身上,想著要給拾得吃,她給拾得的那包布跟顏料叫拾得一早就撿了去,自得了這個,他再沒出來過,明芃以己推人,怕他是畫得痴了,再循著山路去找他,卻怎麼也找不到他了。
那一包糖蓮子,叫她放在食籃裡頭,跟麵餅擺在一處,還有些糖燒餅核桃棗子糕點,一併放在大石頭底下,第二日再去,那籃子叫踢翻了,裡頭的東西吃的一點兒不剩,地上全是殘渣,一看就是夜出動物吃的,吱喳喳圍了許多麻雀在吃餅屑。
明芃尋了個小沙彌,給了他一大塊糖糕,讓他拎著籃子上山給拾得送吃的,那小沙彌果真去了,回來還籃子的時候便結結巴巴的,明芃問他,他張著嘴巴說不出來,半晌才道:“石洞裡頭,有菩薩!”
第256章 桂花醬
拾得這兩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在他住的山洞裡頭拿明芃送給他的顏料畫觀音,只畫得半身,觀音身下的海水浪花還不曾畫出來,顏料卻用完了,可只這半身像,已是叫上去送飯的小沙彌驚掉了食籃。
小沙彌哪裡見過鄭筆,他得了糖糕拎著籃子踩著石階上山去,到得洞口還喊了一聲,石洞裡有漏光的一線天,洞裡拿並不黑暗,小沙彌才見著拾得睡在石頭上,一抬頭見著石壁上將出未出的淨瓶觀音。
他立時扔了籃子跪下念得佛號,拜得三拜,見著觀音只有半身,再一細看,原是石頭上畫出來的,這番技藝他是見所未見,軟著膝蓋好些時候,才顫悠悠立起來,伸手去推拾得。
連看拾得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口裡喚一句師傅,拾得耳朵聽不見,叫他一推推醒了,聞見食籃裡頭新蒸的乳餅香,坐起來就吃,小沙彌想同他說話,可他是個啞巴,再望一眼那白衣觀音像,到外頭摘得一片大葉,盛了山泉水給他喝。
拾得也不在意,就著山泉把一籃子乳餅吃盡了,他吃得肚子鼓漲起來,人還往石頭上一仰,不一時就睡了過去,小沙彌圍著他轉了半日他都不醒,只好收拾了籃子下山去,心裡還想著那觀音。
明芃一聽就怔住了:“石洞裡真畫了觀音半身像?”
小沙彌已是說不出話來了,只會點頭,明芃眼兒一轉便道:“這樣的事,你該告訴了方丈去,若果畫的得好,怎麼能留菩薩在石壁上,該畫到院裡來。”
小沙彌原就不甚機靈,這會兒聽了明芃的倒聰明起來了,可不是一樁好事,他本來就在寺裡白吃白喝,趕也趕不走,若有這個本事,在方丈跟前顯一顯也是好的。
他衝明芃雙手一合,轉身就往院外跑,一路飛奔到方丈的房,把拾得在山洞裡頭畫得觀音稟報給他。
方丈帶人上山去看,天光一線照石壁上,觀音面上帶笑,指尖執柳,淨瓶下傾,畫到碧波萬頃,卻是沒了顏料,單看半身,已經是叫人雙手合什,方丈念得一聲“南無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