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父親嚴厲教導下成長的太子,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有著幾分孤僻和叛逆。相對於其他皇子而言,太子是最得康熙寵愛的皇子,同時也是康熙花了最多時間和功夫去栽培的兒子,就光這兩點足以讓其他皇子嫉妒上大半輩子,甚至是一輩子都耿耿於懷。但是對於一個生來就擁有這些先天條件的太子而言,或許他不能感受到皇帝父親那份厚重而深沉的愛。即使他從小擁有著全宮上下所有人的寵愛,可也就是他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加導致了沒有人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給與他正確的幫助。
而同時遠去的太子由於見了成妃的緣故,而使得他想起了自幼沒有額娘庇護的他曾受了多少委屈,倘若剛剛有額娘在,皇阿瑪還能那麼不顧所有人的眼光當眾批評他嗎?
當他看到兄弟們都有母妃無微不至的照顧時,在一旁冷眼看著的他,雖然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雖然自我辯解的說道:“那種東西他根本不需要。”可是,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嫉妒了。
當他一次次被皇阿瑪批評時,沒有額娘出面幫他說話,也沒有任何人關係他的心有沒有被皇帝父親傷到,掌管大清天下的康熙自然看不到這種小事,而底下的奴才們也不會出於真心實意而去安慰他,所以,在每一次的自我安慰之後,他都會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要比所有的兄弟都好。
可是,他每天第一個去上書房報道最後一個離開,夜間則是從不間斷的挑燈奮戰,但是皇阿瑪卻認為那一切都是他身為太子甚至是未來皇帝理所當然的,每一次的努力卻都換不來那個高高在上的父親一句讚賞。
當聽到皇阿瑪讚賞大哥自從進入朝堂之後樣樣事情都辦的十分出色時,當皇阿瑪說三弟的儒家之術在眾皇子中是最好的時,當他說四弟做事沉穩穩重,以後有一番大作為時,當他說。。。。。。可是他卻唯獨忘記了,忘記了這個在他眼皮子底下不斷逼迫著自己成長的兒子了。
“嬤嬤,我們回去。”如筠如同豁然開朗般自信的笑了起來,這麼多天她兜兜轉轉,怎麼都走不出自己給自己下的局,“回去把這梅花插在瓶子裡,最近宮裡太素雅了,一點都不喜慶。”
而在如筠身後的幾個奴才無語了,主子是你自己這段時間心情不好,他們哪敢弄些喜慶的東西來刺激她的,不過大家還是打心底裡為主子恢復正常而感到高興。
如筠拿著手中的那枝梅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回宮中。
對啊,即使人的心的偏的那又如何?康熙的心到底是偏向哪邊還未曾可知。她知道身為皇帝為了家國天下,只要太子無大過,那必然會無條件的支援太子。但是,太子他自己知道嗎?當他看著身為皇帝的父親與其他兒子談笑風生,甚至毫無顧忌的寵著那其中的一兩個兒子時,這雙在背後的眼睛難道不會發酸,不會酸到嫉妒,酸到對皇帝父親的那份支援產生懷疑嗎?
這段時間她一直都在擔心著,擔心著那些她只瞭解點滴而現在或許早已混亂的歷史軌跡,每每看著胤禛他們幾個,她都會忍不住想起他們在歷史上的悲慘結局,她害怕,惶恐,每每看著那幾個孩子,她都覺得要做些什麼讓兒子們平平安安的活下來。
勸服胤佑離開皇宮這是非之地,小心地拿著未出世的孩子想要打破赫舍裡皇后在康熙心中樹立起的天然屏障,甚至到了每天都要緊緊纏著康熙才能入睡,彷彿她覺得只有一直將康熙牢牢地鎖在懷裡,這個男人才不會為了家國天下去對付她的兒子們。可是即使她做的再多,卻不得不承認他們一家人就如同在沼澤地裡一般,早已深陷其中,越掙扎可能得到的就是更深的淹沒。
而同時她感受到了胤禛對權力的那份執著,看到了胤佑因為他們這些在宮裡的親人而放棄宮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注意到了胤禩在懸崖邊緣的一籌莫展和無可奈何,也觀察到了那個還年幼卻已經開始承擔起責任的墨兒。
他們沒有害怕,沒有恐懼,也沒有驚慌,甚至都未曾想過即使失敗了,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大丈夫立於世本該如此,倘若一直畏首畏尾,那又如何能成大事呢?
而她這個做額孃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成為胤禛他們和康熙之間的橋樑,她就是要讓所有明裡暗裡的人都看到,在眾多皇子之中,景仁宮所出的皇子最孝順康熙,她成妃所生養的兒子和康熙的關係最好。她要讓康熙深刻的明白並且記住,在皇宮裡,在這天下,只有她的兒子們才會和他這個皇帝父親永遠站在一條船上,這是康熙親自教養栽培的太子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既然站在了這條船上,沒有任何後退的機會那就勇敢的向前,倘若最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