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人員的努力,批批次生產的火箭炮順利地透過了測試,但各方面效能同中國現役火箭炮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在射程和精度上。
從那時起,火箭炮便開始批次生產並小規模裝備部隊。
初期的一般編為獨立迫擊炮營或連(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稱,由於極端保密,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
但是炮架上有一個代表共產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的k字,蘇軍便稱其為“喀秋莎”),一般在戰鬥中主要用於“堵口子”。
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擊;堵不住則可以利用良好的機動效能撤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後,蘇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都使用了火箭炮,尤其是在西線,蘇聯人的火箭炮讓德軍吃了不少的暗虧。
但蘇聯人很快便在實戰中現,他們裝備的Bm13型火箭炮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於是便想開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
但是,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射架的履帶底盤只有T4o水陸坦克底盤,此外還將一些火箭炮安裝在了拖拉機上。
由於這些笨傢伙在機動作戰中根本無法跟上部隊,因此都沒有定型和批次生產。
這些亂糟糟的火箭炮反映出了蘇聯當時面臨的近乎山窮水盡的境地。
由於火箭炮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蘇聯人開始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可以利用的底盤。
這時美國人來幫忙了。
在北極航線開通後,大批美援物資源源不斷的透過英國運抵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