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正信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為,既然大殿沒有讓主公率軍前去匯合,所以不如直接率軍前去襲擊山城,如此一來,雖然南近江之戰本家無法獲得功勳,不過卻可以奪得山城國攻略的頭功。
而且此次出陣看似兇兇險,但實際上卻是很安全,六角家軍勢如今已經被圍困在觀音寺等三城中動彈不得,本家軍勢出入南近江如入無人之境,只要再掌握三好家軍勢動向,那麼想要在山城國攻略中利下大功,應該並不困難,此乃屬下之愚見,還請主公定奪。”
待他說完之後,只聽真田昌幸也隨即補充道:“主公,屬下和本多軍師的想法一樣,而且屬下認為,山城一國雖然已經被三好家奪取,不過據屬下所知,由於三好家奪此地不久,又加之其當時目標只在二條城,所以山城國中有不少勢力都是不得以才歸順的,對將軍家依然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只要主公在出軍進攻的同時,派遣能言善辯之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恐怕其必會倒戈,如此一來,本家軍勢也不用再孤軍奮戰。
屬下認為,攻下城池雖然容易,但想要在三好軍的進攻下守住成果卻是不易,如果山城國勢力皆叛的話,三好家便不得不分兵擊之,這樣的話,本家所攻下之地的壓力便會大減,一定可以守到大殿率軍前來,此乃屬下之愚見,還請主公明鑑。”
氏宗聽完,也覺得他二人所說有理,本家想要在南近江攻略中有所作為顯然是不可能了,如今也只有在山城國攻略上多下些功夫了。
要說起來,氏宗比任何人都急於獲得功勳,如今上杉家與武田家已經派軍進入飛驒,還好暫時雙方皆保持克制,並沒有互相攻伐,所以兩家在飛驒駐守的軍勢並不是很多,不過,氏宗知道,過不了幾年,兩家便會在飛驒一國中大打出手,正是因為如此,兩家派往此地的軍勢也會隨之越來越多。
軍勢少,自己還能對付,如果那兩家軍勢增加,這可就不是自己可以對付的了的了,而且如今武田家已經與織田家結盟,且那隻老虎又在與北條家的戰爭中受了重創,需要休養生息,所以目前自己只需面對上杉一家,可如果等其軍勢得到恢復,並開始上洛與織田家翻臉之時,自己才得到飛驒一國作為封賞,要真是到了那時,本家軍勢就不得不面對上杉與武田家兩家的進攻了,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奪取飛驒,那便難上加難了。
氏宗不由想到,歷史上,武田家是在一五七二年上洛的,也是在這一年和織田家翻臉的,而由於自己的出現,與織田家相關的歷史程序已經加快,以現在的發展來看,武田家肯定會在之一年之前上洛,所以,自己也要加快速度才行,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想到這裡,只聽氏宗開口說道:“蜂須賀正勝,你立刻調忍者前往山城國注意三好家的一舉一動,我每日都要得到最新情報。”
在氏宗回到郡上八幡城之前,蜂須賀正勝在得知大殿下達命令,待主公回來就要率軍前去助陣之時,便已經派遣麾下一百名忍者前往南近江與山城兩國中探聽情報,他這樣做除了要為本家出陣做好準備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讓那百名忍者藉此來進行歷練,蜂須賀正勝深知道,光是嚴格訓練那些忍者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還要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去運用那些學到的東西,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成為本家忍軍中的一員。
不然的話,本家忍軍的戰力便會越來越低,從而被其他軍勢超過,這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而派那百名忍者前去兩國探聽情報,只是剛剛開始,不過蜂須賀正勝相信,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本家忍軍中合格的一員,而忍軍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自己立功的機會也會更多。
而在將這一百名忍者派往山城與南近江兩國之後,蜂須賀正勝對他們的表現還是十分滿意的,如今兩國的形勢,以及三好家的動向,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所以待氏宗說完後,只聽他開口說道:“回主公,屬下在得知大殿對本家下達的命令之後,已經派遣百名忍者潛入南近江與山城兩國之中,並命其中二十名忍者密切關注三好家的動向,目前還在繼續,並且收集到了大量的情報。”
氏宗聽完,不由對蜂須賀正勝的做法感到十分滿意,而氏宗只招募有能力的武士作為家臣的好處,從這件事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如果麾下能力一般,他們便很難在自己下達命令之前有所動作,如此一來,便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忍軍統領,不但要忍術高超,而且還要有頭腦,否則自己只不過是又多了一支軍勢,根本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只有像蜂須賀正勝這樣既有頭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