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坎肩兒,繫著蔥黃棉綾裙子,她年紀本是最大,身形體態遠勝諸人,更顯得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
接連五個美人一字排開,不但周夫人稱讚不絕,廳中別人亦是難免十分驚歎,心裡想著是否看看家中有什麼人匹配,好上門求親。
周夫人身邊早有丫鬟將禮物打點出五份表禮,每人金玉戒指各一對,尺頭二匹,周夫人含笑道:“往常也來府上過,只是沒見這些孩子,今兒好容易見了,都不知道用什麼話來誇讚一番。些微薄禮,留著你們賞丫頭們罷。”
賈家雖然臭名昭著,但也不過是寧國府,榮國府要好一些不說,且這些姑娘們個個都是絕佳之人,非輕薄脂粉庸俗釵裙,眾人皆非草木,焉能不讚。
迎春五人忙拜謝一番。
黛玉及笄之禮十分熱鬧,按禮拜過,賈母與之取字天佑,願蒼天保其平安康泰,非當日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寶玉取的顰顰二字。
探春在旁邊看著,忽然心生羨慕。她比黛玉只小了二十來天,不知是否能舉辦及笄之禮? 不過她知道怕是不能,迎春及笄之時便沒有辦,生日還不及寶釵生日的熱鬧。
及笄之後,周家便即登門請期,定了三月十八。
賈母心裡雖然百般不捨黛玉出閣,卻也知道此乃當今賜婚,周家早說過及笄之後成親,便允了婚期,令人回覆,忙命鳳姐料理置辦黛玉出嫁諸事,又問黛玉道:“陪嫁的下人和丫頭你心裡可有數了?”
黛玉答道:“陪嫁的下人就是我父親留下的那幾家,丫頭則是雪雁、紫鵑二人,並汀蘭、淡菊、清荷、潤竹四人。”桑母和容嬤嬤雖說再買小丫頭教好了給她,但是黛玉卻覺得自己在榮國府,不必如此,免得賈母臉上不好看。
雪雁和紫鵑等人比黛玉大三歲,還能服侍黛玉兩年不說,兩年也能調、教出小丫頭了。
賈母忖度半日,點頭道:“也好,身契奴籍都在你手裡,倒也不怕他們背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