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的建議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他不願意再利用這個好不容易才失而復得的女兒了。
第二天一大早,孫仁告別了父親,在楊戩率領的鐵壁衛的保護下前往長沙探望母親。臨行前,孫堅特地叮囑孫仁在長沙住上一段時間好好陪陪母親,孫策則要孫仁替他向母親請安。
孫仁離開後,孫堅和孫策收拾心情,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戰事中。
膠著的戰事持續了兩天,南郡城內出現了變故。劉表派來的使者不僅沒有糾正蔡瑁張允的錯誤,反而指責黃忠抗命不遵擅自出戰,命令將黃忠即刻拿下聽候發落。黃忠的一名部將因為激憤當場將使者斬殺,黃忠索性反出南郡,率領願意跟隨他的六千將士徑直往東北而去。南郡的軍務雖然已經由蔡瑁掌握,但是南郡的將士基本上都是跟隨黃忠征戰多年的,蔡瑁沒能將黃忠及跟隨他的六千將士攔住。
不久之後,斥候向孫堅稟報了這一情況。一開始孫堅以為可能是圈套。因此沒敢採取大的動作,待確定此事之後,黃忠一行人已經去得遠了,孫堅不禁懊惱不已,暗恨自己放過了一個招攬黃忠的天賜良機。雖然這段時間裡同黃忠對陣損失不小。但是孫堅卻深深佩服黃忠的膽略和武勇。
黃忠既去,南郡城中再也無人能當孫堅的兵鋒,三天後,孫堅軍攻入南郡,蔡瑁、張允率領三萬殘軍倉惶逃往當陽,還未稍歇片刻。孫策率領的五千輕騎便已殺到。三萬士氣已洩的殘軍只抵擋了片刻便再一次崩潰。蔡瑁、張允僥倖逃得性命,率領數千殘兵敗將一路狂奔直到荊山山麓。此時,蔡瑁、張允俱都人困馬乏,突然斥候基本上來稟報道:“將軍,孫策率領兩千輕騎已經剛上來了!”話音還未落。眾人便已隱隱聽到悶雷般的馬蹄聲。蔡瑁頓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仰天大喊道:“天啊!我蔡瑁今天難道要命喪於此嗎?”這時,奔騰的騎兵洪流已經出現在了眼簾中,蔡瑁的數千殘兵聚集到一起,面色慘白,全是驚恐之色。“將軍,那領軍將領不是孫策!”張允突然興奮地叫道。蔡瑁仔細望去,發現那當頭一將不是孫策。而是一個從未見過的中年將軍,不禁一喜,隨即苦聲道:“不是孫策又怎麼樣?我等根本就無力阻擋!”
也許是天不亡蔡瑁。眼見兩千鐵騎就要捲到之時。山坡上突然響起一聲號炮,近萬劉表軍突然出現,其中有將近一半是騎兵。當頭的是兩員大將,身後跟著兩面大旗,一面上繡著‘文’字,另一面繡著一個‘魏’字。兩員大將氣勢不凡,都使一柄長柄大刀。
蔡瑁、張允見狀大喜。連忙朝山坡上奔去,邊跑邊喊道:“魏延將軍、文聘將軍。快來相助!”數千殘兵敗將跟著兩人朝山坡上跑去。
魏延見狀,眉頭一皺,暗罵一句,因為蔡瑁、張允的幾千殘兵敗將將他麾下騎兵的衝擊通道給堵住了。
魏延舉起大刀吼道:“分開衝過去,不要理會他們!”
五千餘騎呼嘯著從蔡瑁、張允身邊奔騰而去,沒有人理會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文聘則率領五千步卒從側翼朝孫堅軍後方包抄過去。
轉眼間,雙方騎兵相遇,在這荊山山麓賓士搏殺開來,殺聲震天,氣勢驚人。
戰鬥持續了大約兩刻鐘,孫堅軍的領軍將領被魏延一刀斬殺。失去將領的孫堅軍士氣大挫,再加上寡不敵眾,最後大敗而去。
正當魏延、文聘準備收兵之時,南面數里處又出現了一支騎兵,高高飄揚的戰旗上赫然是一個‘孫’字,兩人眉頭一皺,均想到了孫策。
魏延、文聘兩人連忙命令軍佇列陣準備迎戰。原本打算上前同兩人說話的蔡瑁張允一見到孫策,登時魂不附體,帶著手下的殘兵敗將繼續朝北面逃去。
片刻後,孫策率領三千騎如疾風般來到兩人軍前百餘步處。孫策掃視了一眼對面的敵軍,策馬而出來到兩軍之間,提著鳳凰槍傲然喝道:“我乃江東孫策,鼠輩可敢與我一戰?”
魏延、文聘二將俱都雙眼一亮,相互望了一眼,魏延衝文聘抱拳道:“仲業,此陣便交給我吧!”不待文聘答話,魏延提著大刀飛馳而出。
與孫策相距十餘步時勒住戰馬,魏延提著大刀揚聲道:“我乃大將魏延,特來取你首級!”
孫策冷笑道:“無名小卒也敢來送死!”語落,輕叱一聲,胯下神駒飛馳而出,鳳凰槍斜指向天,氣勢如潮。
魏延大吼一聲迎戰而上。
雙方戰馬交錯而過,‘哐’一聲大響響起,響徹天空。各奔出十餘步勒住戰馬調轉馬頭,孫策雙眼戰意熊熊,興奮地說道:“想不到荊州除了黃忠之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