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兩人聊了一陣,皇帝闡明來意:“如今西域事情緊急,莎車國已經將萬年和奚充國殺了,西域的道被封堵,魏相打算拿個章程出來,將軍如今這樣先安心養著身體吧。朕是離不了您的,不若大將軍舉薦一人,暫時代替將軍行事。”

張安世謹慎了一輩子,上疏要養老,是一個態度也是一次試探,他原本期望皇帝會看在哥哥的面上,在他未死之前給予張家原本的恩寵,可看樣子,張家只能守住爵位,卻不能再站在權勢的最核心圈中,要讓位給其他人了。

心中湧上一陣失望,張安世又覺得是一種解脫,他已經快要死了,左右不過這一兩年的事情,他死之後,兒孫們都要守孝,立權勢的核心遠些也好,至少不用在奪嫡這件事情上惹出來什麼滅族的禍事,只是可惜了大郎的才華。

在兒孫們期待的眼神中,張安世說:“老臣推舉趙充國。”

張延壽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甘,張千秋垂下眼簾,不出一聲。

“後將軍趙充國?”,劉病己知道張安世不會推舉自己的兒子,但是也沒有料到會推舉這個人。

張安世點了點頭,說完這話,他象是支撐不住了般,歇了歇,“是的,趙將軍雖然年紀大了些,卻有多年與匈奴及烏孫等國為敵的經驗。西域的事情緊急,趙將軍是老將,經驗豐富,一定能夠幫助魏相拿出個章程來。”

劉病己卻不怎麼想用這個人,趙充國已經七十多歲的人了,比張安世還要老,當年擁立劉病己也是出了大力氣的,劉病己登帝之後,被封為營平候。

趙充國最初只是一個騎士,因善於騎馬射箭被補為羽林衛士。這個人志向高遠,喜歡將帥的慷慨氣節,苦心專研兵法。

恰好武帝一心想討伐匈奴,趙充國找到了用武之地,在和匈奴的戰爭中表現出色,被武帝封中郎將、後將軍等職位。

後來趙充國便陸陸續續地和西域諸國都打起了交道,不僅是和匈奴,和烏孫、西羌都國也經常交手。

趙充國為人沉著勇敢,有很深的謀略,也算是老馬識途了。可是畢竟還是太老了些,劉病己也看出來張安世的某種堅持,但也對這個安排說不出什麼來,只好答應了。

張延壽很不甘,等到皇帝走後,問:“父親為何不推舉大哥,大哥當年不也征戰過?”

張安世一雙眼睛渾濁,急促地呼吸了幾下,方道:“大郎,你說說為何?”

張千秋無奈地看看弟弟,道:“皇帝已經有了疏遠張家之意,兵權要交給誰,全看皇上的意思了。”

張延壽對父親和哥哥的想法不能理解,有些洩氣。

“二郎,你現在做著太僕之職,管著馬政,尚需好生經營啊。”,張安世平靜了呼吸,道:“趙家的那個小兒有幾分能耐,西域只怕已經亂了,皇帝年輕,怎麼能吞下這口氣,若是征戰,糧草、馬匹都是首先要準備好的。你放些心思在這個上面吧。西域的事情到現在屯兵都沒有報上來個準信,已經是失職了。”

出了院子,張千秋喊住張延壽道:“二郎,你不要帶著三郎亂來,父親說的話你要放在心上,馬政馬上就要成了眾人關注之處,等到趙將軍和魏相問起,你也好有個準備,好好想一下若是調集馬匹,該從何處先調,各地的駿馬監能調上來多少馬匹。”

話還未說完,張延壽臉一板道:“大哥,這些我都懂,我只不懂父親。”

“你是真傻還是假傻?皇帝不立張婕妤為後,若是真的心中有愧,眼下就該主動封了我們張家了,怎麼會問父親誰合適?”,張千秋被這個弟弟逼的無奈。

“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

張千秋恨鐵不成鋼地道:“不然又能如何?皇上不再是原來那個需要旁人扶持才能坐穩江山的皇上了。皇上馬上就要改名,太常正在和宗正焦頭爛額替皇上選名字呢!這可是你最看不上的趙家上疏提議的,正合了咱們這位皇上的心。皇上現在要正名,以後要做的會更多,張家該往後站站了。”

“你若真是想讓張家好,要麼老實些,要麼象趙家一般,寫個摺子,看能不能得了皇上的歡心。”

生怕張延壽不難過,張千秋又補上了這一句。

誰又知道趙義可沒那麼聰慧,一切不過是皇帝白給他個功勞罷了,劉病己為了趙興的秩級發愁,到人快走了還定不下來,只好先給趙義提秩級呢,但總要師出有名吧。

看張延壽真的有些洩氣,張千秋又道:“父親雖然沒有給我說,但我也瞧出來父親並不那麼樂意讓位,你看父親推舉的那位趙充國,比父親年紀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