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4 / 4)

小說:醜女如菊-正文 作者:京文

饒是如此,依舊不能阻止人們以各種名義過來吃飯。

正好火燒橡園一案結果出來了,並非查出主兇,而是如趙耘所算計的那樣,攀扯出一堆官員,干連無數人。

趙耘和張楊潛心籌劃,動用故交人情,算計利用各方人馬,藉著有人妨礙辦書院的名義。攪渾了一池水,在周夫子告老之後,嶄露頭角,令各方側目。

至四月底,清南村已經聚集了宿儒及文人學子三四百人。大家看著那幾百畝黑黢黢的山地,聽當地人描述橡園當初的好景緻。以為若不是這場大火,書院定會安在此處,紛紛大怒,遂聯名上書湖州府,要求嚴查此案。

其實這案子早就移送刑部去了,皇帝責令三司會審,各方趁機互相彈劾,這才牽出了許多人,熱鬧的很。

眾皆以為是周夫子在背後推動此事——這火惹得老宰相發火了,使得他們跟著倒黴。因此紛紛大罵那放火的神經病,除了燒掉一座山,死了幾個賤民,也沒見誰得了好處。若不是有金四貴兒子的供詞,幾乎都要懷疑是張家自己不小心失了火,然後賴到旁人頭上。

這其中尤以臨湖州的原吏部丁尚書最憋屈,因為好些人都懷疑是他指使的。

然大理寺和刑部折騰了幾個月,也找不到當初慫恿金大金二的少年,卻越能證明這場大火是有人蓄意謀劃,連下塘集也有人說見過那少年和金家兄弟在一處。

既查不出來,永平帝為了安撫民心,從被牽累抄家的官員家抄出的財物裡,分撥了五萬兩白銀,賠償張家。

說起來好笑,這賠償數額定的如此高,還有黃豆的一份功勞。

聖旨來到,張家除了留下一萬兩白銀補償損失和支付給僱工,餘下四萬兩分別捐給了書院和醫學院,對外說這錢是皇上一片仁心愛民,不算張家捐的。

皇上聽人彙報此事,聖心大悅,聽說張家遷移了祖墳,便特許張楊於書院開張之日,回鄉祭祖,並和趙耘、袁縣令一起主持書院開張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