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小說:一脈香 作者:指環王

一年的乞巧佳節,宮裡都會派出一倍的羽林衛維護秩序。

人一推,登時有羽林衛出來大喝:“都走慢點,不許推。”

此人曾在皇帝身邊當過差,替皇帝身邊的內侍還喊過半月的早朝,因此嗓門特別大。在議事殿外一吼,幾乎如同城上金鐘撞響。

頓時人群變得安靜。

不過短短一瞬間,又恢復了熱鬧,也果真沒有人推擠了,都安安分分地探頭望向上游。

崔錦當時怕被人擠著了,連忙後退了數步,行到了一處空曠之地。而此時河燈已經漸漸飄向下游,隨之而來的一艘顯眼的畫舫。

上頭的標誌,估摸著燕陽城裡也只有目不能視物的人才分辨不出是謝家巫子的畫舫。

畫舫中燈火通明,然,船板之上卻半個人影也見不著。那畫舫之中有一扇巨窗,上頭依稀可見一抹倚窗而坐的身影,膝上有琴。卻見雙手起伏,有美妙之音傳出。

眾人幾乎是立即就聽出了此乃巫曲。

燕陽好風雅,來這兒放河燈的姑娘們哪個不是精通琴曲的,因巫子之名而盛行的琴曲,莫說燕陽,即便放眼晉國又有誰人不知?

只不過,唯一可惜的是,至今巫曲仍未有曲名。

在場大多數人都聽得如痴如醉,畫舫之上的那一道疑似巫子的身影更為此下之景添了一道光圈,帶著信仰的光芒。

崔錦無心巫曲,此刻的她更在意夢裡的河燈。

她望向窗上的黑影,眼神微深。

閔恭說道:“阿錦,時候不早了,你也該回去歇著了。眼下人越來越多,如今……”騷孔雀三字,當著崔錦的面,閔恭無路如何也說不出,他輕咳了聲,改口道:“如今某人又出現了,只會引來越來越多的人,等會人一多容易受傷。”

崔悅說道:“王爺說的是,錦妹妹先回去吧。”

一旁的王璫痴痴地看著畫舫上的那一抹人影,壓根兒就沒有留心崔錦這邊的狀況。

而就在此時,畫舫上的巫曲畢,浣花河邊上的人們先是有一瞬間的沉靜,隨後爆發出喝彩之聲,誇讚的聲音亦是起此彼伏。

畫舫驀然停了下來。

粉色的河燈越飄越遠,已然只能見到一片模糊光影。

浣花河從未如此安靜過,幾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河中的畫舫,只見窗子的人影站了起來,緩慢地離開。然後“吱呀”的一聲,船板上原先緊閉的木門打了開來。

眾人不禁有些失望。

原以為出來的人會是巫子謝恆,豈料卻是一個稚齡小童。小童清清嗓子,說道:“郎主意已決,巫曲名為《錦華》。”

人群中登時譁然起來。

乞巧佳節,巫曲得以賜名,為《錦華》。

王璫倏地看向了崔錦,眼神裡平添幾分幽怨與妒忌。想起方才的河燈,再想起巫曲得名,她的心登時如同還未熟的果子,又苦又酸。

閔恭的眉頭輕蹙了下。

崔錦垂下眉眼,說道:“時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去了。”說罷,月蘭已喚來了馬車。閔恭一直站在原地,看著崔錦上了馬車。馬車行了十多步時,驀然停了下來。

閔恭見得有一道黑影出現馬車身前。

他定睛一看,認出了那道黑影正是謝五郎身邊的隨從。此時,崔悅嚮往地說道:“錦妹妹能得謝家五郎的傾心相待,真教人羨慕呀。怕是隻要是個姑娘,再鐵再硬的心也會化成繞指柔吧。”

說著,她輕嘆一聲,微微欠身行了禮,帶著侍婢離開了。

閔恭定定地看著遠處的馬車,眸中黑如子夜。

“大姑娘,您可是要去謝家五郎的畫舫?”月蘭擔憂地問。

崔錦說道:“不必擔心,即便謝五郎不來邀請,我也會主動找他。”他送了她一份大禮,於情於理,她都該去感謝一聲。

若非謝五郎,她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夢境有朝一日竟會成真。

此時的畫舫已經行到了一處偏僻之地,浣花河的四周已無了放河燈的姑娘。崔錦吩咐月蘭與馭夫在此處等著,隨後帶著阿宇踏上了畫舫。

阿墨早已在舫上候著,見到崔錦,行了禮。

“巫女大人,郎主在裡頭。”

崔錦瞧了他一眼,說:“阿宇你也在外頭候著。”

“是。”

阿墨心中嘀咕了聲,崔氏也太小看郎主了,郎主又非那等吃人的妖物,何必帶著隨從上來。且據他多年的經驗,這個當年在樊城裡膽小如鼠的阿宇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