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青春沙龍 作者:理性的思索

是標準的混蛋,大庭廣眾之下,侮辱女同學,走吧,到學生處評評理。”

“劉公公,算你狠!”“大排”捂著一頭飯菜的臉落荒而逃。

“有種別跑,打不死你。”劉美麗又攆出去好遠。

我趕快叫住他:“算了,窮寇莫追!行啊,劉美麗,真漢子,以後看誰還敢叫你劉公公。”

“無所謂,我才不在乎呢,願叫什麼叫什麼,我就是我。”

“今天表現不錯,晚上讓謝楠請客,說!想吃什麼?我做主。”我拍拍胸脯。

“真請啊?”

“當然了,中午飯都當武器了。晚上給你補回來,想去哪兒?說!”

劉美麗認真地說:“要請的話就別出去了,去咱們沙龍吧。”

“行 !你只要不嫌棄太簡單就成。”

“成!挺好,一舉兩得,既請了客,又捧了場。”

“那就這麼定了。”我拍拍他的肩膀。

“沙龍”是我們學生會的下設機構,本來“沙龍” 是法語“Salon”一詞的音譯,中文意即客廳。現在百度的解釋是:原指法國上層人物住宅中的豪華會客廳。從十七世紀,巴黎的名人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交場所。進出者,多為戲劇家、小說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等。他們志趣相投,聚會一堂,一邊呷著飲料,欣賞典雅的音樂,一邊就共同感興趣的各種問題抱膝長談,無拘無束。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形式的聚會叫做“沙龍”,並風靡於歐美各國文化界,十九世紀是它的鼎盛時期。改革開放後,西風東漸,在上海等大城市也漸成風氣。

正宗的“沙龍”有如下特點:1。定期舉行;2。時間為晚上(因為燈光常能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浪漫主義的美感,激起與會者的情趣、談鋒和靈感);3。人數不多,是個小圈子;4。自願結合,三三兩兩,自由談論,各抒己見。

我們這個充其量算改良“沙龍”,算一非盈利組織吧,其實就是一個小酒吧,設在綜合樓一樓,有100多平米。主要是給同學們提供一個討論問題、碰撞思想的場所。其實年輕戀人也經常光顧。“沙龍”提供平價的酒水和小食品 ,原料由後勤處計劃供應,基本沒有成本核算概念,所以基本上是一個賠錢買賣,每年後勤處都要補貼三到五萬元。

說是小酒吧,其實什麼都有,硬體也不錯 :製冰機、咖啡機、調酒設施一應俱全。後勤處黃老師說當時這套裝置花費了二十多萬元,再加上每年還要更換一些裝置、日常補貼。“|沙龍”花費不菲。

“沙龍”由學生會生活部負責管理。我任生活部長後自然就由我接管了。每天晚上營業到10點鐘,由生活部的三個同學輪流值日,誰值日誰負責找個非學生會的同學搭班,其實就是擔任服務員。這是多年形成的規矩,也沒人質疑它的合理與否,因為人員換得很快,就這麼一茬一茬的傳下來了。也算借□□南巡講話的光吧,到我這裡進行了些許的改革:原來值日都是義務的,我向有關領導提議後改為每人每次補貼10塊錢,就這10塊錢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另外,我們還和食堂小吃部合作,推出了夜宵、點心、生日蛋糕等內容。這樣不僅拓寬了沙龍的服務範圍,增加了收入,而且還確確實實方便了同學們的生活。有一點沒敢提,就是吸收女同學當服務員。怕領導一下子接受不了,我覺得時機不成熟。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跟著改革的步伐在昇華,等領導的思想改革跟上來了再說,否則適得其反。等等再說吧。

我找的搭當就是劉美麗,實事證明劉美麗非常勝任,他的細心周到用到這裡一點都不浪費。

今天不是我兩個值日,下午一下課,我就告訴紫萱別去打飯了,一會兒叫上謝楠到沙龍來。我和劉美麗先走一步。

見劉美麗我倆進來,值日的小李、小王一愣。我說:“值你們的班,今天我們是來消費的。”

“那敢情好,謝謝領導捧場。”小李笑嘻嘻的給我們找了座位。

不一會,紫萱、謝楠哼著高勝美的《青青河邊草》蹦蹦跳跳也來到沙龍。

我問:“你們中午不吃飯幹嘛去了?”

“謝楠叫我陪她到徐家彙買了點東西。怎麼了?”

“你們錯過了一場好戲。”我就把中午的場面繪聲繪色的講了一遍:“謝楠,你該不該請人家劉美麗?”

謝楠沒說話呢,紫萱先說了:“該,當然該了!劉美麗還有這麼帥的時候?”

我揮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