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停了下來。
這時,聶麟也跟著落到水下,我倆緊貼著水渠底部爬出去十幾米之後才飛快遊向了湖面。
直到游出水渠之後,我才回頭看了一眼。後面僅僅追上來一個人。
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他是“王圖的人!”
水渠裡的溫度過低,沒有過硬的內功,根本下不了水。光靠憋氣,也遊不出這麼遠的距離。王圖的手下雖然訓練有素,但是絕大部分不是武者,都不敢下水。所以,才只有一個人追了出來。
聶麟連回身的意思都沒有,直接把一隻手背到了身後,手掌一翻從袖口裡露出了裝著袖箭的機匣。
我一把扣住了聶麟手腕,當我接觸到聶麟的一瞬間,他猛地打了一個寒戰,另外的一隻手差點就抬了起來。
直到我拉著他往水面上遊動,他的左手才慢慢放了下去。我不用問也知道,他袖口肯定還藏著袖箭。看來,他對天策齊家已經忌憚到骨頭裡了。
我倆剛從水底露出腦袋,聶家箭士的長弓就一塊指了過來,聶麟立刻喊道:“全都下水,抓活的。”
二三十個聶家箭士,同時躍進水裡,舉著魚槍往追兵的方向遊了過去。
對方一件形勢不妙馬上轉頭逃向了水渠的方向,我剛想調頭去追,聶麟卻拉著我上了船:“放心吧!我聶家箭士水下功夫也是一流,他跑不了,我們安心等訊息就行。”
聶麟顯然是對剛才事情帶著歉意,一回到駐地就擺上了酒菜,又是敬酒又是夾菜頻頻勸我,我有一口沒一口吃了一會兒,聶虎就興匆匆的跑了進來:“可抓著大魚啦!那人是王晉,王家的嫡親哪!嘴已經被撬開了,咱們趕緊過去看看吧!”
我見到王晉的時候,他已經不成人形了,除了還能說話,就算救回來也一樣是個廢人。
我做到他對面:“說,秘葬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晉斷斷續續的說了半天,我也大致縷出了頭緒。
剛才我們進入的地方,確實是冥衛秘葬的入口。
但是,這個秘葬卻牽扯到了明朝的一段秘辛。
明朝祖陵是龍脈不假,但是地脈中的靈氣不僅極為瘠薄,而且處於窪地,形似盤龍。守土有餘,開拓不足。所以,縱觀有明一代,非但不曾外拓版圖,還外封沿海,內閉雄關,好像上上下下都覺得只要守住祖業就萬事大吉了。
最糟糕的是,祖陵靈氣容易外洩,一旦龍脈靈氣耗盡,明朝必然滅亡。
為了江山永固,朱元璋想出了引龍氣補龍脈的做法。簡單點說,就是截斷其他地脈,用法陣將地脈靈氣禁錮在蛟龍身上引龍入陵,再活活困死蛟龍,藉此補充地氣。
我們進入秘葬的那條水渠,就是當年蛟龍入陵的必經之路,因為水渠沾有隕龍的怨氣,所以水流才會陰寒刺骨。
有明一代,每次黃河奪淮,衝擊祖陵。都跟冥衛引龍有關。真正造成明朝動盪的,不是洪水衝擊了祖陵,而是祖陵地氣即將耗盡,皇朝氣運衰落的結果。
冥衛引龍之後,補充了龍脈靈氣,自然會有赫赫名臣出世力挽狂瀾。
當然,冥衛出手捕捉蛟龍,必然會引來大批龍蛇的追殺。暴雨洪峰自然會齊聚淮河,這也正是明代頻頻出現黃河奪淮的原因。
冥衛為了順利引龍,不僅在泗水下方修煉的引龍閘,還不惜犧牲大量高手,在進入淮河進入泗水的必經之路上佈下了劫龍大陣,專門對付追殺而來的龍蛇。
等我把事情理清之後,立刻沉聲問道:“這些事情,你們王家是怎麼知道的?”
王晉回答道:“三年之前,家族曾經動用過大批人力,與聶家在天山腳下爭奪過一處冥衛秘葬,後來雖然證實了那是一個疑冢,但是家族還是得到一個冥衛副指揮使生前落下的手札。我說這些都是手札上的記載?”
我看了看聶麟:“後者點頭道,他說的沒錯,當年聶家王家損失都不小。”
我問道:“你們既然找到了秘葬,為什麼不進去?”
“不是不進,而是進不去。”王晉一下下的抽著冷氣道:“根據家族的推斷,秘葬應該就在引龍閘的背後。但是,冥衛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把引龍閘封死了,不見龍氣開不了閘。”
我立刻逼近兩步:“龍氣?需要什麼樣的龍氣,是地脈龍氣,還是真龍氣?”
“我不知道……”王晉剛說完,聶虎就把棒子操了起來。
。。。
 ;。。。 ; ;
第一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