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1 / 4)

小說:亂明 作者:懷疑一切

朱由檢在熬了數日之後,最終熬不住,示意戶部派人至宮中查驗庫房,行使監督之權。

自此,楊嗣昌的財政改制,終於往前跨了一步,總算知道了帝國有多少錢可以花。

朱由檢心裡有氣,索性將內廷組建毛紡工坊一應事務全部公開,吩咐內廷的大太監們不再偷偷摸摸,大肆擴充規模。朝臣們拿到賬本,稍稍一觀,算是開了眼界,難怪朱由檢總是能在關鍵時刻拿出內帑救急,原來是因為遍佈京師的工坊!

朝臣們算是對工坊的利潤有了直觀的認識。

朱由檢猶嫌不解氣,令大太監們招搖過市下山東、鳳陽等地,依託著運河發達的水運,大肆組建棉紡工坊,以御用棉布為噱頭,快速搶佔棉布市場。

朱由檢還吩咐張彝憲,儘快將聖源商號的觸角伸往草原,賺取暴利。

這才有了聖源商號在禁衛軍團的護送下,被神刃軍攔截一事。

神刃軍與周遇吉第二軍對峙數日後,周遇吉覺得此舉空耗錢糧,無聊至極,眼見得竇石溫只留下了一半兵力,便派人與神刃軍接洽,建議各自退兵,商隊先暫時退回宣府,等待雙方博弈。

黃渤原則上同意了周遇吉的建議,不過,他提出,商隊需派遣一人至神刃軍中。

這是**裸地扣押人質,周遇吉當然不樂意。

又對峙了數日,商隊人馬過於龐大,糧食即將耗盡,商隊總管見這樣不是辦法,主動向周遇吉提議,由他至神刃軍中當人質。

周遇吉在徵得李紹翼同意後,遂率領人馬護送商隊返回宣府。商隊總管履行承諾,進入神刃軍中,被神刃軍帶回了烏蘭察布。

三日後,賀儀銘與範毓賓相聚在大同,開始商討草原上的規矩。

作為朝廷和荊州方面的代表,兩人顯然最合適。朝廷絕不會派有官身的人與荊州接觸,這涉及到朝廷的臉面,不容退讓,在這種情況下,聖源商號的總管範毓賓就是不二人選。

至於荊州方面,賀儀銘早就計劃組建西北商號,並且仿照大西洋商號的範例,擬定了方案。在荊州集團中,沒有人像賀儀銘對陸上貿易如此熱衷,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西北商號的總管非賀儀銘莫屬。

範毓賓和賀儀銘見面後,倒有點惺惺相惜之意,並且迅速認定,對塞外的貿易,應該嚴禁武器、糧食流入遼東,凡是往東邊走的貨物,需執行嚴格的檢查。

至於雙方檢查的分界線,兩人也迅速達成一致,武衛軍團負責興和以西,禁衛軍團負責興和以東。

不過,在商議一方貨物是否能進入另一方控制區時,兩人產生了嚴重對立,互不相讓。

範毓賓堅持認為,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在聖源商號按照規矩向荊州繳稅的情況下,荊州方面不能單方面對聖源商號的貨物設限。

這也是應有之意。畢竟,禁衛軍團勢力覆蓋範圍,僅限於宣府以北百里範圍,在此遊牧的蒙古人不超過五萬,如此狹窄的範圍,還有必要談塞外拓展嗎?

反觀荊州軍,其勢力範圍就大得沒邊了。邊牆以北,烏蘭察布以西,鹿城以東,大戈壁灘以南,都牢牢控制在手中,遊牧的蒙古人將近六七十萬,無論是收購羊毛和皮貨,還是賣出絲綢、茶葉等,市場都大得沒邊。

賀儀銘當然不會白白讓出市場,堅決不讓步,並且還擠兌範毓賓道:“禁衛軍團勢頭正旺,不遠的將來,勢必將勢力延伸至錫林格勒、科爾沁、呼*倫貝爾乃至大戈壁以北,那可是蒙古的精華地帶!”

範毓賓氣得吹鬍子瞪眼睛,這話,無異於宣告:荊州的地盤,都是一刀一槍的拼來的,憑什麼讓朝廷白佔便宜?朝廷要是有本事,可以自己去搶啊!

雙方各不相讓,談判陷入了僵局。

章節目錄 第六百四十一章 兩家商號(四)

朱由檢性急,眼見得通往塞外的發財大計遭遇挫折,大怒,將範永鬥喚入宮中,痛斥範毓賓辦事不力。

範永鬥急得只管磕頭,一句辯解之辭都說不出來。

楊嗣昌倒是沉得住氣,一點都不著急。待範永鬥出宮後,親自將他召來安慰,並且告知範永鬥:“這事急不得,得等林純鴻提條件。”

果然,第二日楊一仁就上了奏章,建立朝廷在戶部之下設立理商司,負責管理大明商號,對所有商號進行登記備案,對新立商號進行資格稽核。

楊嗣昌初聞奏章,怎麼也想不通成立理商司對林純鴻有什麼好處。楊嗣昌甚至還認為,成立理商司對朝廷有明顯的好處,至少可以多收一些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