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瑜歎服:“閣老這是未雨綢繆。林純鴻在鄉村搞的那一套,把縣、府兩級官府全部架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恐怕林純鴻現在也在琢磨著如何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
楊嗣昌苦笑道:“真想把林純鴻請來坐在這裡,問問他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
楊嗣昌和陳奇瑜在琢磨林純鴻,林純鴻也在琢磨楊嗣昌。
包哲東昇任工部侍郎,楊嗣昌固然有覬覦鋼軌路技術的企圖,也有將荊州一幫熟悉工程建設的小吏引入朝廷的打算,這點,林純鴻還是看得比較明白的。
至於後來包哲東折騰出招投標司,顯然出乎楊嗣昌的意料,不過,楊嗣昌整體上還是樂見其成。
至於楊一仁調任吏部侍郎,這裡面的內涵就比較豐富了。
林純鴻不太確定,楊嗣昌是否有統和大明、荊州官制的打算,因此,也無法做出具體的反應。
當前,荊州控制區域內,朝廷官員及荊州官員並存,確實比較尷尬。林純鴻還未想出十全十美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說,荊州轄內的機構運轉還算正常,就把這事一直拖了下來。
事實上,林純鴻一直有意識地選拔朝廷官員,若這名朝廷官員真有能力,林純鴻不介意往他身上壓擔子。
這時,官員的傾向性已經不重要,畢竟,各縣、各府的架構已經完善,非一人或者數人能改變大勢。
這類人,大體上都和熊文燦、馬世奇、包哲東等人差不多,沒有賦予擔子時,混吃等死、風花雪月,或者搞一些歪門邪道,爭權奪利,一旦融入荊州的體制,則依託著荊州高效的治理體制,發揮出他們應有的能力。
這也從側面證明,科舉選士選出的並不是書呆子,這幫舉人、進士的智商都堪稱一時之人傑。
能不能把科舉選士與基層選吏完美地結合起來?或者打破吏與官之間的天然界限?
林純鴻在苦思。
正當林純鴻彷徨無計時,忽然宋應星彙報,百里洲八畝灘的蒸汽抽水機除錯完畢,已經投入實用。
林純鴻大喜,立即招呼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一同前往百里洲。
張道涵等三人著實想不通,為何林純鴻對一抽水機這麼關注,甚至讓三名閣幕使聯袂觀看。
於是,他們都以手頭事多推託。
林純鴻非常堅決,將三人強拉上船,望百里洲而去。
離八畝灘還有老遠,眾人就遙遙望見,東邊冒出濃濃的黑煙,比狼煙還要濃。待走得更近,機器的轟鳴聲迎面而至。
這聲音林純鴻聽得如痴如醉,卻讓張道涵三人忍不住皺眉。
更近了,高高的煙囪出現在眾人面前,煙囪之下,便是巨大的鍋爐。鍋爐圓圓黑黑的,附近有兩個工人正在往爐子裡新增煤塊。
鍋爐旁邊,有一系列的連桿、齒輪、氣缸、閥門等物,共同組成了蒸汽機,帶動抽水機工作。
看來,宋應星等一幫工程師最終摒棄了汽輪機的模式,轉向了活塞式。
蒸汽機旁邊,抽水機飛速旋轉,如手臂粗的粗管,嘩嘩地冒著水,將湖水抽往長江中。抽水機不是當初效率低下的阿基米德抽水機,已經經過改進,變成了泵式的。
林純鴻異常興奮,東看看,西摸摸,間或扯著嗓子問宋應星幾句話,就連煤塊燃燒後的粉塵落滿了全身也不在乎。
張道涵和李崇德避得遠遠的,倒是朱之瑜模模糊糊認識到這東西的好處,伴隨在林純鴻左右,盯著飛輪不知道在想什麼。
眼見得林純鴻沒完沒了,張道涵走近,扯著嗓子吼道:“兩個工人揮汗如雨,燒了大堆的煤,只抽了這麼點水,屬下觀之,一頭牛拉著轉圈抽水,效率也比這玩意高!”
林純鴻一想,還真是如此,足足有一間房子這麼大的蒸汽機,效率的確不如一頭牛。
林純鴻把嘴湊近張道涵的耳朵,吼道:“嬰兒剛出生,能有什麼力氣?”
……
重獎,絕對要重獎!
一幫參與設計、製造蒸汽機的工程師們迅速發家致富,羨煞旁人。
林純鴻想著把蒸汽機裝到鋼軌路上。不過,他稍稍琢磨一番,便啞然失笑:“這玩意自己這麼重,裝到車廂上,恐怕連自己都拉不動,還拉什麼貨物?看來,蒸汽機會首先用在船上,隨著熱轉化效率的提高,方可在鋼軌路上應用。”
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工程應用的規律,任何人都違背不了。
章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