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卻風歸 作者:抵制日貨

陽鶩指指下頭:“我死了?”

“是的。”

“你是誰。”消化完那個不是太讓人好接受的訊息後,他重新回覆老沉。

“我叫烏龜。”

“烏龜?傳說中有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卻沒聽過是由烏龜來招魂的。”

“不不不,我不負責招魂。”

“我明白了,你也是新死的。”

“不,我現在的狀態,準確來說應該算靈體,既非人亦非鬼,不是妖也不是仙。”

“那你怎麼會在這裡?”

烏龜聳聳肩。

老人復凝視底下,神色穆然。烏龜道:“你難過麼?”

長久之後,老人方答:“說不難過,是騙人的。總有些未了的事。”

“因為那捲帛?”

老人眼神一霎犀利:“你究竟乃何方神聖?”竟然一言戳破他的顧忌。

“隨便猜猜而已。”青年一副無聊的樣子:“錯了就錯了。”

“不,你猜得很對。”老人長吁,已經死了的人,對於塵世之事應該放開了,就是放不開,也無能為力,何況詔書已焚,先帝……

他問:“我現在該到哪兒去?”

“應該去忘川吧,具體過程我也並不清楚,以前見的新生魂靈都是一道白光,不像你——”

他話未說完,老人的身形一閃,轉瞬即逝。

烏龜有片刻怔愣。

下方,榻上的陽鶩被緩緩放平,蓋上錦被,啜泣之聲此起彼伏。

他突然想:被他燒掉的卷軸上面到底寫了什麼呢?對燕國未來而言,到底是好是壞?

應該——與鳳皇無關吧?

作者有話要說:

☆、鏖戰枋頭(上)

公元369年4月,晉朝大司馬桓溫率領大軍五萬,以建威中郎將檀玄為先鋒,燕國叛將段思為嚮導,向燕發起了自晉南渡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也是桓溫個人歷史上第三次、即最後一次北伐。

烏龜以靈體的形式飄呀飄,飄呀飄的,不知何時來到一條廣闊的河邊。

江水浩蕩,略顯微黃,從這頭望不盡對岸。

想不明白為什麼這次在人間泊了這麼久,自從上次被刺之後,肉身消失,自己就一直維持著這種狀態。

忽而看到岸邊有兩個小黑點,是兩個人。他飄過去看看。

前面那個人高個頭,寬肩膀,有種跟慕容垂一樣的雄霸睥睨之慨,只不過慕容垂更顯內斂一些。可偏偏又是這個人,此刻正站在一株柳樹旁,輕輕撫著一根柳枝,眶中有淚滴落:“想我昔年為琅琊內史時,曾親手種植這些柳樹,當日幼苗,如今已需十人合抱——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後面一人道:“歲月易逝,山河不老。比起天地萬物來,人確實太渺小了。”

“然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若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哉!”

後面之人好半晌沒說出話來,最終擠出一句:“大哥胸中意氣,弟愧不能及。”

“你看,”男人憑空一指:“黃河對岸,便是中原關鑰之地,晉室渺弱,致使神州陸沉,漢人備受胡夷屠戮,是我等的過錯啊!”

“將軍,”一名微微發福的人走近:“景興來書信了。”

男人接過,閱覽之後暢快大笑,把信扔給弟弟。桓衝得下展開:“呀,恭喜大哥又兼‘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以景興口氣來看,皇上詔書不日即到。”

“是嗎?”稍胖的人正是郝隆,他笑道:“將軍得償所願了!”

原來這人是桓溫。

除去現在頂著的徵西大將軍的名號,桓溫在朝中的官職是侍中兼大司馬。這兩個位置一負責皇帝的內廷議事,一負責國防要務,可說是內外兼抓。而新封的所謂“都督中外諸軍事”,比大司馬之位更重,相當於執掌全國軍事,東晉建國以來也只有“王與馬,共天下”的權臣王導擔任過;至於“錄尚書事”則更是關鍵之關鍵,從漢朝以來,凡真正總攬大權的,都必須加上錄尚書事的稱號,負審閱一切公文之責。有了這一職務,桓溫現在才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大權在握,權傾朝野了。

“這下,只怕將軍一跺腳,全國都要動三動嘍!”

桓溫但笑不語。

郝隆又道:“近幾月進攻,一路所向披靡,照這樣下去,亡燕也不遠了。”

桓溫點點頭,桓衝道:“戰況順利自是喜人,但我擔心進得太快,戰線拉得過長,久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