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侯賽因將軍的人誤擊之後撈起了倖存者,送還給美國”。
美國就可以上演一個“我確實準備動手,但其實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第三方行俠仗義救了、乖乖送還給我”。
當然了,美國人也不傻,所以不會真的讓侯賽因將軍的人碰人質的,否則萬一侯賽因也是個野心家,跟美國人要挾更多條件,就不好了嘛。
這好比“餓了麼”外賣小哥讓某吃貨假裝下個單,然後小哥自己把飯吃了。
什麼時候吃完,就什麼時候給吃貨打電話,讓他假裝點“已送達”。
侯賽因將軍什麼都沒幹,他就是坐在家裡負責點“已送達”的這個吃貨,然後還負責給店家一個差評,並且扛過店家因為差評而帶來的仇恨值。
其實他才不知道小哥在哪兒呢。
哦,至於他掏錢買的那艘剛完工的基德級驅逐艦,就是外賣吃完後的空飯盒。小哥還是很敬業的,雖然是自己吃了飯,還是要把空飯盒丟到點單人家門口的垃圾桶裡,製造物證的嘛。
另外,即使是站在顧驁的立場上,萬一顧驁想洩密坑基辛格,也非常難做到。
因為顧驁理論上是應該不知道跟伊朗人交易的買克否冷那一路人的存在的。
換言之,跟伊拉克交涉的只跟伊拉克、跟伊朗交涉的只知道跟伊朗,誰都“不知道本國在另一方派出的人是誰、開的是什麼條件”,也不知道全盤計劃是什麼。
這個保密性就非常好了,絕對的單線聯絡。
同時基辛格也不怕伊朗人拖他下水,因為伊朗人永遠不知道他的存在,只知道直接跟伊朗聯絡的買克否冷的存在。
(注:嚴正宣告,閱讀時請注意標點符號。引號之外的旁白,說明不是基辛格的原話,而是顧驁的腦補。也就是顧驁以小人之心“揣測”美國人“有可能”這麼幹,不代表最後美國真的這麼幹。實際上手段肯定是有出入的,會設計得比顧驁暫時腦補得更人道,所以,本書沒有汙衊美國人做或者沒做任何具體的行為。)
還有很多互相制衡取信的細節,顧驁暫時還沒想明白,不過他還有時間。
眼下,顧驁粗略地全盤掃了一眼後,敏銳地指出一個最大的問題:
“可是,美國政府如何突然無緣無故賣給伊拉克人軍艦?基德級導彈驅逐艦,可不是說賣就賣的吧?伊拉克現在不是美國的軍售交易限制國麼?”
對此基辛格非常果斷:“這個不是問題,總統會很快完成調低對伊拉克限制的級別、到一個不太敏感的尺度上。這一步如果沒實現,我是不會讓你出發的。
然後,藉口當然還是要找的——我們可以先假裝要對灣灣軍售一艘基德級,作為‘終止防衛條約後的秘密補償安撫’,然後你把訊息以適當的尺度和渠道,捅到你們國內。讓你們部長抗議一聲好了。
你們一抗議,我們馬上會表示這是1979年12月31日之前達成的歷史遺留問題,然後撤銷。但是那時候,軍艦已經會從聖迭戈開到太平洋彼岸的亞洲了。
造成既定事實後,為了止損,我們會緊急在亞洲尋找一個‘迫不得己’的接盤買家。這種情況下,為了讓軍火商少損失,議會會理解給伊拉克賣軍艦的。
哦,另外,你可以利用這次通報的契機,給你在貴國外交部的關係戶,弄個立功的機會——得到我們秘密賣出基德級給灣灣、並且通報、抗議成功,也是一筆不小的功勞吧。
而今晚從這個房間離開後、到你任務完成前,會有人注意你的言行的。你可以在給你那個同伴接觸時,略微透露一下你的行程——僅限於讓你不用擔心‘我會滅你口’的程度,所以,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你很清楚。”
顧驁冷靜地思忖了片刻,覺得確實各方互相牽制非常紮實,以至於有濃烈的“誰都不想事情暴露,不然一起完”共同利益。
而基德級驅逐艦,歷史上是78年6月開工的,原本擬定賣給伊朗。是伊朗在軍艦開工後八個月爆發了變色,導致訂單被放鴿子。而美國跟灣灣的防衛條約和聯絡處撤銷,是在1979年12月31日截止的,時間上完全對的上。
(中美建交是79年1月1日,但布熱津斯基跟偉人在建交前的最後一次談判上,要到了一個優惠條件,就是允許給美方1年緩衝期,到12月31日再撤銷在灣北的聯絡處、並正式終止對灣灣的防衛條約。)
按照原本的發展,美國固然是因為跟大陸交好,所以把四艘基德級交給自己的海軍吞下了,佔用海軍不少經費、還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