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顯然是高興早了。
顧驁話鋒一轉,很快就跟上了一個“但是”。
“但是,如果我們無法商討出一個升級迭代的機制,以及這個機制的討論框架模式,我覺得後續都很難實際維護消費者權益。
如果有些人試商用試著試著就賺到錢了,不思進取,不想盡快升級迭代網路裝置,損害消費者利益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商定一個時間路線圖,比如學會發現的新問題、觀察員組織在觀察業界企業新問題後,幾年內必須整改,或者給出如何整合到下一代產品中的路線圖?”
克里斯.高爾文有點被繞暈了:“那你覺得怎麼做?”
顧驁:“我覺得,無線通訊也好,其他任何可能有訊號發射、相互干擾的電子裝置行業也好,都應該把‘換代迭代’工作,納入到一套有行業技術標準學會約束力的框架裡。
比如,你們今年弄的行動電話,要想先試用起來,我們就定義它為第一代,也就是第一Generation的產品,簡稱1G。對於第一代,我們在電磁相容方面可以放寬一點,讓它蹣跚學步,不用太完美,只要監管跟得上。
不過,在1G時代發現的問題,我們要約定,將來射頻技術和通道技術整體升級換代到第二Generation,也就是2G時,必須都修復掉。如果2G時還出現1G時已經被測出來。並且被行業協會認定應該整改的問題,那麼這家企業的產品就該被懲罰不許投入市場,拿不到各國審批部門的入網許可證。”
克里斯聽了,一時不敢答應。
聽起來,顧驁非常大公無私,是在為全世界的消費者謀利益。
但怎麼總覺得哪兒有陰謀呢?
或許,是顧驁這個人設,讓人不敢相信吧。同一段話,從別人嘴裡說出來,聽者也許就不會多想。但是從顧驁嘴裡說出來,總讓人汗毛倒豎,忍不住多解讀幾層。
顧驁知道他在顧慮什麼,拍拍克里斯.高爾文的肩膀:“放心,我們這個學會,只是管電磁相容的,只要你不干擾別人,就沒事。至於你自己內部的通訊編碼等行業技術標準,關電磁相容分會什麼事兒?我又不會來干涉你。”
顧驁這麼一說,克里斯立刻心裡落了地。
他意識到自己在擔心什麼了。
他剛才怕的,就是顧驁那麼熱心,幫他提出了1G、2G的無線通訊進化路線圖、強制升級規則後,趁機伸手將來再介入2G標準制定權爭奪。
現在看來,顧驁還是很有分寸的嘛。
“那也就是說,你在本次學會的結會報告上,會明確體現本學會的討論範圍邊界咯?而且是按我們摩托羅拉希望的方式體現?”克里斯一字一句地確認,確認顧驁不會撈過界。
顧驁當然不會撈過界。
他知道,中國如今在無線通訊領域是絕對的零基礎,跟洋大人爭奪2G標準方面的任何制定權,有意義麼?稍微應個景,有個參會資格,就夠了。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
反正未來還有345G,來日方長呢,那是一場持續三十年的長期戰爭。
而且,未來的牌桌對面,都已經不是摩托羅拉了。
但是,克里斯.高爾文卻不知道。
如今的摩托羅拉人都容易把問題想簡單——也不光是他們會把問題想簡單,而是除了顧驁意外,如今所有的地球人,在想這個問題時都會想簡單——在他們眼裡,或許將來的2G,就是一種能用到世界末日的通訊技術標準了吧。
至少也得用個20年。
這絕不是誇張,若非摩托羅拉後來90年代初有心畢其功於一役,那麼它也不至於搞什麼“銥星計劃”,妄想用66顆通訊衛星一統全人類無線通訊市場、淘汰一切地面基站。
而事實上,哪怕到扎克伯格的時代,實踐證明“銥星計劃”的模式成本還降得不夠低,不可能靠網際網路衛星為人類提供全部無線訊號。
正是摩托羅拉的這次託大冒進,讓他在GSM時代就徹底失去了行業領先地位,變得最多跟其他同行平起平坐,否則哪有後來3G時代高通什麼事兒。
總而言之,這又是一個代際顛覆式創新的悲哀故事。
“你真的願意劃清界限,支援我們?”克里斯竊喜地問,“說說吧,你肯定希望交換什麼條件吧?”
他也跟顧驁開啟天窗說亮話了,顧驁既然意識到了這麼多,還選擇支援他,肯定不是目前這點條件就能打住的。
如果顧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