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動了肝火了!
肝火旺盛,宋乃峰一言九鼎,絕對沒有二話。剛剛兵敗的齊彪和董家林兩人躲在幷州,宋乃峰下令將兩人押送到中軍帳,齊彪知道宋乃峰的秉性,不敢前來,而是摔著自己的三千殘兵徑直一頭扎到了北方,偷偷回隴右逃命躲避去了。
董家林是宋乃峰的嫡系,他逃無可逃,被人揪住押到了前線宋乃峰的中軍中,宋乃峰根本不聽他狡辯,直接抽出腰刀,一刀便將他的腦袋剁了了下來,將其人頭懸在軍帳前面,號令:
“以後誰和南府軍為戰,全軍覆沒者殺無赦!”
宋乃峰深諳慈不掌兵的道理,關鍵時候,他痛下殺手,殺雞儆猴,讓西北軍迅速從負面影響中清醒過來,他下令讓川山嶽不惜一切代價拿苗城,其實他自己的主力已經包抄了上來,目標直奔苗城。
川山嶽心中雖然覺得苦,可是他哪裡敢違背宋乃峰的將領?一時硬著頭皮,將手底下的軍隊重新整肅,咬緊牙關繼續往苗城進發,然而出乎他意料,斥候來報,苗城的南府軍已經從容退走了,苗城成為了一座空城了!
川山嶽大吃一驚,快馬加鞭的迅速逼近苗城,果然苗城的南府軍早已經走了,川山嶽佔領了苗城,在苗城衙門裡面,柳松留著一封信給他。
在信中柳松嘲諷他川山嶽連柳松一支步兵都幹不過,真是丟西北第一猛將的臉,這一次雙方交手這麼多天,互有勝負,真要決定最後的勝負,雙方將另外開闢戰場,希望川山嶽不要慫!
川山嶽看到這樣的信,真是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奈何接連挫敗,他根本不敢再輕舉妄動,只敢留在苗城等候宋乃峰。
宋乃峰將所有的西北軍全部集中到了苗城,十萬兵馬只剩七萬多人了,他這幾天反覆思忖,還是覺得自己失敗的地方在於過於輕敵。而陸錚卻知己知彼,敢於在關鍵時候出手,毫不手軟,西北軍雖然戰力佔優,實在是遭受不起陸錚的詭計暗算,因而才接連受挫。
到了苗城之後,宋乃峰重新部署,還是按照既定的策略,將所有的兵馬緊密協同,齊頭並進,川山嶽還是先鋒,他率領三萬騎兵打頭陣,但是先鋒後後軍的距離卻進一步縮減,縮減到騎兵一日行軍的里程之內。
就這般,宋乃峰在苗城休整了三天,而後再率領大軍南下,從苗城南下到京城,中途還相隔十一個州,望州,北州是苗城往南最大的兩個州,西北軍一路南行,再也不敢追求速度,但凡是遇到有險要之地,他們都會小心翼翼的應對,不敢再過於追求效率和速度。
可是,當他們小心翼翼,一日行軍不過幾十里的時候,從望州到北州,陸錚連影子都沒看到!
然而宋乃峰還是不敢放鬆,他們一路穩紮穩打,每經過一州都會出榜安民,休整幾天,而後將當地的政權基礎夯下,而後再繼續往南。不知不覺,宋乃峰開始調整自己的策略了。
之前的宋乃峰使用的辦法是想速戰速決,現在他改為了從長計議,但凡是佔領的每一個地方,其都出榜安民,而後穩固政權,另外還有籌集糧餉,這個過程隨著越往南走,需要用的時間越長。
而此時的陸錚卻已經退到了離苗城五百餘里只要的坦州了,坦州被認為是京城最後的屏障,而坦州到苗城之間相隔足有八個州,陸錚先是一口氣殺到苗城,主動出擊,率先建功。
三戰三捷之後,卻又迅速退守,直接退到了京城最後一道屏障之地,不得不說陸錚用兵著實不按常理出牌。
而實際上陸錚也清楚,宋乃峰不是等閒之輩,陸錚已經讓其吃虧三次了,他不能指望宋乃峰還會繼續吃虧下去。
另外,陸錚還有很尷尬的一點,那便是透過三戰,雖然都贏了,可是自己損失也巨大,南府軍騎兵的骨幹折損過吧,步兵也折損過半。六萬人馬打得只剩三萬餘人了,陸錚就算能夠捕捉到戰力,區區這點人手他也沒有勇氣再戰了。
所以陸錚的選擇是一推到底,直接到坦州休整,他第一個要辦的便是迅速將兵員補足。
好在陸錚早有安排,一方面他從江南調兵兩萬,這兩萬人馬已經到了京畿,另外陸錚在豫州募兵兩萬。一共四萬新兵,這一次全部讓他們齊聚坦州,陸錚迅速的整編,將三萬餘血戰的老卒和四萬新兵融合到一起,總管構成七萬餘人馬,在坦州展開瘋狂的練兵。
謝天謝地宋乃峰的策略改變,八個州本來宋乃峰只需要半月便能抵達,結果宋乃峰因為策略改變,穩紮穩打,他足足用了三個月的光景,其先鋒川山嶽才抵擋到離坦州百里地的地方紮營。
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