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2 / 4)

小說:大明政客 作者:尋找山吹

,廝殺是那些軍士的事情。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唐海泰開始注意局勢的變化了。

臘月和正月的時候,陳新甲開始大量的儲備糧食,這些糧食的來源是三個方面,一是以前存有的糧食,悉數進行清理,根據軍士的需要,登記造冊,嚴格限制開銷,二是從百姓手裡收購糧食,收購的價格當然是很低的,不可能和市場價格比較,這些收購來的糧食,悉數都儲存在巡撫衙門,三是從外面調配一部分的糧草,這些肯定是朝廷下旨,從各處調集過來的,正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除非有特別重大的事情,否則是不會輕易調集糧食的。

這一次的調集糧食,不僅僅是唐海泰,整個的遼東都有些緊張了。

大家的判斷,和唐海泰的判斷是差不多的,儘管說陳新甲隻字未提征伐後金韃子的事情。

正月初十之後,唐海泰也開始忙碌起來了,陳新甲安排了任務,要求他詳細摸清山海關、寧遠、錦州以及大淩河城駐守軍官的軍士的議論,不管是什麼方面的議論,每rì都是要稟報的,收集的重點,牽涉到邊軍和榆林營的軍士。

唐海泰不需要親自下去搜集情況,但有些時候,也是要出門的,下面自然有人負責收集這些方面的資訊,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每rì進行必要的總結歸納,稟報給陳新甲。

署理這些情況的時候,唐海泰有了驚人的發現,邊軍和榆林營的將士,鬥志高昂,也有人議論到攻打後金韃子的事情,總體的認識都是樂觀的,也就是說,從收集到的情況來看,遼東的準備成熟了,完全可以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了。

唐海泰多了一個心眼,偶爾也注意一下江寧營的情況,但這方面的情報,他是得不到的,江寧營的軍規很嚴,將士不準私下裡議論朝廷大事情,只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事情就行了。

連續稟報了十來天的情況之後,唐海泰發現了,陳新甲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因為掌握了這些情報,也因為自身的分析,唐海泰抓住了時機,在稟報情況的時候,不失時機的提出來建議,既然軍士的鬥志如此的高昂,那就可以對後金韃子展開大規模的攻擊,收復失地了。

陳新甲聽了唐海泰的建議,非常高興,要求唐海泰在信函中,給唐世濟大人也說說遼東的情況,軍士的鬥志如此的高昂,應該要抓住機會,給予後金韃子沉重的打擊。

正文 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的爭論(1)

朱由檢終於做出了決定,著急內閣大臣,討論攻打後金韃子的事情。

多年來,朝廷文武大臣,習慣了防守,只要遼東穩定了,邊關穩定了,他們是不會考慮到打擊後金政權的,這也是因為後金韃子的強悍,明軍暫時沒有能力去進攻後金韃子,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內心裡,朱由檢認為,真正需要剿滅後金韃子,恐怕還是需要蘇天成的,但他不願意蘇天成一人將所有功勞都佔去了,這樣今後自己也不好封賞了,派出陳新甲到遼東去,分散了蘇天成的權勢,同時也希望陳新甲在遼東能夠立功,這樣也不至於顯得整個的朝廷,就是蘇天成一人了。

朱由檢沒有指望陳新甲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摧毀後金政權,他認為陳新甲做不到,這是他的直接感受,倒沒有經過什麼分析。

遼東的局勢逐漸穩固了,連續幾年時間過去,都沒有出現大的戰事,自崇禎九年以來,六個年頭了,後金韃子除開在登州和萊州進行肆掠,根本就不敢覬覦遼東,後金失去了大淩河城,也是忍氣吞聲,皇太極還寫來了信函,要求握手言和,雖說朝廷沒有回覆,置之不理,但這幾年時間,雙方實際上是言和的。

後金永遠是朱由檢內心的隱痛,當年的薩爾滸之戰,大明王朝失去了主動,令後金韃子步步緊逼,天啟年間,明軍完全處於防守的境地,毫無還手之力,到了崇禎四年,丟失了大淩河城之後,後金韃子更加的囂張,時常繞過關寧錦防線。從喜峰口等地直接入關,威脅京城,北直隸的老百姓,損失慘重,財物被搶無數,百姓也遭遇了屠戮。可笑的是,明軍不敢直接面對,不敢出來迎敵。

崇禎九年,這樣的情況才徹底改變,可笑的是,崇禎九年正是後金宣佈建立大清國、皇太極正式登基稱帝的時刻,為了炫耀武力,阿濟格帶領十萬大軍,從喜峰口入關。這一次,後金韃子遭遇了江寧營,損失慘重,被剿滅三萬人之後,灰溜溜的逃走了。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明的局勢逐漸好起來,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剿滅了流寇。令大明內部開始穩定,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接下來,蘇天成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