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強衛所的力量,陝西、山西以及北直隸,必須要加強衛所的力量,若是裁撤了,豈不是南轅北轍了。
朱由檢也沒有表態,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小問題。
蘇天成預料到了這樣的情形,他早就有準備了。
“皇上,臣的意思,眼光要放長遠,皇上勵精圖治,殫精竭慮,就是想著大明朝能夠興旺起來,四方都來朝拜,臣所做的一切,所思慮的一切,都是從這一點出發的。”
“臣不剿滅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甚至想著利用他們,讓他們攻擊和掠奪蒙古的其他部落,就是想著讓他們為我大明朝集聚財富,我大明朝這些年來,遭遇了諸多的災禍,內有流寇作亂,外有後金騷擾,國庫更是捉襟見肘,賑濟災民、剿滅流寇、抗擊韃子,這都是需要銀子的,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銀子,一切的事情都是辦不好的。”
“臣懇請整合陝西境內的衛所,包括寧夏衛和榆林衛,目的是一樣,臣以為,朝廷至今都是缺乏銀子的,絕非是富裕了,軍餉成為了最大的開支,不說其他的,僅僅是抗擊韃子和剿滅流寇,已經是天文開支了,還要維持各地衛所軍士,根本就是力不從心了,從這個方面來說,臣以為,衛所制度需要大幅度的改革。”
“我大明朝的屯軍制度,為軍隊的發展,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臣是承認這一點的,可如今是什麼情況,臣需要實話實說,各地的衛所,重點依靠軍屯維持,軍戶耕種一畝耕地,上繳的糧食,佔到了總產量的7成左右了,也就是說,一畝產糧食一石,需要上繳七鬥,這樣的負擔,遠遠超過農民了,試想一下,這樣的負擔,誰能夠承受,更不用說遭遇了災害,臣看過不少的衛所,我大明朝的軍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就是實際情況。”
“這麼多年以來,我大明朝譁變的軍士,還少了嗎,這裡面是什麼原因,無非是軍餉不能夠及時到位,軍戶的負擔太重了,臣不客氣的說,我大明朝很多的衛所,名存實亡,根本沒有多少的軍士了,如此的維持下去,還有多少的意義。”
“臣一直都想著改革,江寧營一直沒有實行軍戶制度,一律都採用招募制度,臣以為效果很好,當然,臣不敢保證這樣的招募沒有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其他的問題,但比軍戶制度要強很多。”
“臣以為,原來的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就要做出來改變,臣舉個例子,居住的房子,若是出現危險了,採取的辦法有兩種,一是修修補補,勉強維持,但不能夠保證,房屋是不是會垮塌,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推倒重來,建一所新的房子,採取修修補補的辦法,可能影響很好,覺得總還是有房子住,但沒有解決存在的危險,推倒重建,可能會遭受一段時間的煎熬,但杜絕了危險。”
“臣斗膽,猜測皇上的想法,是想著我大明朝繁榮昌盛,子民豐衣足食,軍隊驍勇善戰,甚至是馬踏天下,若是想著做到這些,臣覺得,以前很多的規矩,需要改一改了。”
朱由檢站起來了,蘇天成說的話,是他內心的想法,登基之初,他想著改變,想著推倒重來,可缺乏那樣的勇氣,也不敢開始,大明朝太虛弱了,積弱積貧,就是修修補補,都難以維持了,想想自己賣掉宮裡的人參,那種悽苦的心情,難以言表。
如今,蘇天成提出來了,準備在陝西實施改革,這是好事情,特別是大明朝有了江寧營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打的流寇抱頭鼠竄,打的韃子老實了,不敢輕易入關了,打到了河套地區,征服了草原上兩支最彪悍的部落,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所以說,在陝西實施改革,看看效果如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朕以為,蘇愛卿說的很有道理,裁撤衛所的事情,可以提出來商議,但僅僅是在陝西一地推行,兵部尚書楊嗣昌和陝西巡撫蘇天成,負責提出來方案,內閣審議之後,立刻報給朕,朕想著,是要做出來一些改變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 反過來的教育
面聖非常成功,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陝西成為了大明朝的特區,諸多的改革措施,都將在陝西省實施,這是難以想象的,要知道,陝西的貧窮與動盪,是非常出名的,能夠維持陝西的穩定,就非常不錯了,朝中大臣都知道,陝西面臨兩個方面的難題,其一是流寇的騷擾劫掠,其二是邊關的穩定,沒有誰會想到,短短几個月時間,蘇天成和江寧營居然能夠穩定住陝西,趕跑了流寇,降服了關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