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2 / 4)

小說:大明政客 作者:尋找山吹

童任西安府同知,蘇俊任漢中府同知,藍橋正任漢中府同知。。。”

“。。。柳敬亭任承宣布政使司知事,嶽高峰任提刑按察使司知事。。。”

這是一份令任何人吃驚的聖旨,從這道聖旨裡面,陝西的諸多官吏,更加體會到了蘇天成在朝廷裡面的影響,或者說皇上是如何的看重蘇天成。

渠清澤、蘇平陽、孫思宗、鹿太兵、鄧輝、蘇二童、蘇俊、柳敬亭、嶽高峰等人,都是蘇天成從河南府待到陝西省來的,更為關鍵的時候,這些人中,除開蘇俊是進士出身,其餘人都是雜牌軍,渠清澤從軍隊中間出身,孫思宗和鹿太兵是生員出身,其餘人根本就沒有經歷過科舉考試,可就是這樣的一些人,居然都能夠成為朝廷官員,其中更是不乏四品知府,這些人幾乎掌控了整個陝西的官場,從這一刻開始,三司的作用,不會很大了,也就是說,蒲開強、左孝虎、譚宗亮等人,都必須要聽蘇天成的安排了。

這是一方面的影響,更加重要的影響,來自於朱由菘和朱審烜兩人的安排。

朱審烜是晉王,響噹噹的藩王,安排到了漢中府擔任知府,朱由菘是福王世子,當今皇上朱由檢的親表弟,到鳳翔府擔任知府,這兩位皇親國戚來到了陝西,出任知府,這也表明了,皇上的聖旨終於開始落實了。

至於說陳於泰離開了翰林院,堂堂的狀元,卻安排到榜眼的手下,到鞏昌府出任知府,倒不是引發很多人注意了。

這裡面的原委,蘇天成是清楚的,就在他到京城的時候,一個老熟人前來拜訪了,周延儒的管家周康,周康帶來了周延儒的親筆信,裡面重點說到了陳於泰的事情,陳於泰雖然還是在翰林院擔任修撰,但因為溫體仁把持朝政,陳於泰根本沒有進言獻策的機會,就算是頂著修撰的名分,也是有名無實,當年的狀元,幾乎要被眾人遺忘了,在這個過程中間,陳於泰多次的申請外放,甚至沒有期盼能夠留在京城,可這樣的要求,也不能夠得到滿足,萬般無奈之下,陳於泰求助於周延儒,畢竟周延儒是當年的首輔。

蘇天成答應了周延儒的請求,建議陳於泰到陝西去。

至於說朱審烜,那是蘇天成主動要求到陝西的,朱審烜是聰明人,但從來沒有在官場上有過磨礪,對官場上的諸多事情,也是霧裡看花,作為皇親國戚,步入官場,遭遇到的詰難是很多的,滿朝的大臣幾乎都反對皇親國戚步入朝廷,一定會人為的設定種種的障礙,以此來證明皇上這道旨意是錯誤的。

越是這樣的時候,蘇天成越是要讓朱審烜到陝西來,透過他的幫助,讓朱審烜在陝西做出來一番的成績,這樣就能夠最好的證明,皇上的決定是正確的。

朱由菘到陝西來,這是出乎蘇天成預料的,他當時的建議,是讓朱由菘到南方去,畢竟南方的條件好一些,朱由菘為人處世很是靈活,到南方去開啟局面,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想不到孫承宗建議朱由菘到陝西來了。

應該說,蘇天成絕大部分的建議,皇上都是採納了,特別是在蘇天成諸多心腹的任命上面,皇上是鼎力支援的,要不然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這裡面還有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絕大部分的朝廷官員,是絕不願意到陝西來的,用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可以說明,一些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寧願外放到南方去做知縣,也不願意到陝西來做知府,在陝西殞命的知縣和受到彈劾治罪的知府,高居全國之首。

雖然說江寧營到了陝西,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但陝西境內,依舊有二十萬的流寇,誰知道這些流寇,會不會突然的發威,攻下了某個縣城或者是州城,那樣的情況下,知府和知縣是不要想著保全身家性命的。

多方面條件的綜合,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蘇天成的目的達到了一大半,至於說三司的主官還沒有調整,其實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了,任何的地方,都存在內耗,就算是陝西的官員,做了如此大的調整,可困難依舊是存在的,陝西的基礎不好,還有大量的流寇,百姓極度的貧困,想要恢復元氣,需要消耗極大的精力,再說了,諸多的知縣,依舊是以前的隊伍,光是扭轉這些知縣的認識,就需要好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江寧營還需要不斷出動,逐步的蠶食流寇,縮小流寇的活動地盤,不斷的給陝西各級官吏打氣鼓勁。

前世本來就是公務員,所以蘇天成的認識,有很多務實的地方,他不苛刻,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從實際出發,不會好高騖遠,他注意搞好同僚之間的關係,儘量利用所有的有利條件,為人做事情都很低調,短短几年時間,能夠做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