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坩堝。原來負責的上海廠抽調技術力量,支援各個兄弟單位。各單位保證,他們每月至少能夠提供一套高品質石英坩堝。
其他的生產裝置廠家,也都紛紛動員起來,加班加點,為你們生產裝置零部件。為此動員的全國廠家有兩百多家,技術人員、工人數以萬計!”
猶如一聲霹靂在耳邊炸響。
國家竟然動員了二十多家坩堝生產廠家,兩百多家配套廠,緊急轉產,來為自己提供配件?
天,這是多大的付出!
科技大會戰啊!
原來的上海廠工藝已經熟練,但對於那些新加入的生產廠家來說,不說他們緊急轉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就是在完全掌握製造要領之前,廢品率也可想而知。廠家顯然也很清楚,所以才有至少每月一套的承諾,這就是將廢品率都計算在內了。
這要付出多大的經濟代價啊!
也只有在舉國體制之下,才有可能動員如此多人力、物力,不計損耗,採用人海戰術、大會戰似的方法,來在短時間內滿足亟待緊缺的物資需求。
舉國體制,實在是可怕之至!
要麼不動,一動就是地動山搖,驚濤駭浪。任有多少艱難險阻,一概勇往直前,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止領導的決心。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傾巢而出,以氣吞山河的氣概,席捲一切。
郭逸銘震撼不已。
國家給與的支援力度之大,竟然讓他有不堪重負之感。他恍惚茫然了,這遠遠超出了他所能預計的最大好處,可他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這麼大的恩情,他還不起啊!
“梁書記,我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麼。我能說的只有一句:我會盡全力搞好中美電子研究所,併為了中國科技事業傾盡全力,粉身碎骨,在所不惜!”郭逸銘還沒有被衝昏頭腦,還算知道自己有幾今幾兩,沒有說出不知所云的昏話。
梁書記滿意地笑了。
他要的,也就是這一句話。
這次全國上百個廠家總動員,代價大嗎?確實有些大,但也就僅此而已。像這種大會戰,國內搞了不知道多少次。工業大會戰、農業大會戰、一年總要搞那麼十幾次。搞不搞,需不需要搞,搞什麼,全看高層領導的決心。
如果覺得需要,再大規模的會戰,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中美電子研究所,是北京市操作的第一項中外合作專案,第一個專案就搞砸,下面的部門可以說風涼話,他,丟不起這個人!
這也是上面正好在強調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恰好發現了這個樣板工程。如果不是藉著首長的東風,由上至下行政干預,他也沒這麼大面子,可以說動各部委共同協作,搞出這一個上百單位的大會戰來。
中美電子研究所,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梁書記,客人乘坐的車隊已經到了……”休息室門推開,一個隨員匆匆而入,對迎上去的梁書記秘書說了幾句,秘書又趕緊回來,勾身在梁書記耳邊低聲耳語道。
“好的,我這就過去。”
梁書記示意了一下,起身,休息室裡的領導幹部們也一齊站起來。他最後握握郭逸銘的手,殷切說道:“小郭啊,我馬上要去參加一個活動,就不多坐了。關於貸款的還款方式、電費支付這些細節,你和相關部門的具體負責人下來再詳談,我就不過問了。最後我送你八個字:立足國內,大有可為!”
“我回去立即讓人把這八個字寫出來,裝裱好,就掛在我辦公室裡,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負梁書記的勉勵!”郭逸銘知道該如何做人,連忙表態。
“好!好!”
梁書記笑著說了兩聲好,帶著一屋子領導幹部離去。各路隨行人員也隨之緊跟而去,一分鐘不到,剛才熱鬧的休息室內就人去樓空,只有之前等在外面舒雨菲趕了進來,配在他身邊。兩名北京飯店的服務人員不耐煩地等著,準備在他走後收拾打掃房間。
直到此時,郭逸銘仍暈暈乎乎,如墜夢中。
………【第二十章 關係戶】………
“第五套廣播體操,現在開始,第一節,上肢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節奏明快地廣播體操音樂中,中美電子研究所全體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工人,在行政樓前的廣場上,跟著領操員做著廣播體操。所長郭逸銘、黨委書記竇衛國、新來的工會主席喬春樹排在隊伍最前列,也一板一眼跟著領操員的動作,略顯笨拙地做著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