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歸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西部計算機公司生產的單晶矽品質極高,在這個時代屬於優質品,剛上市就成為所有電子公司哄搶的搶手貨,售價也比目前最好的矽晶元高出百分之二十,仍然供不應求。但由於受產能限制,在到達月一百四十萬美元的最高銷售額後,便無法再繼續提升。考慮到現在主要是滿足自用,這個成本就轉到了軟碟機上,由其消化。

軟碟機,現在是公司的新興利潤點。

軟碟機自7月底正式對外發售起,就呈現出一種爆發式增長。第一個星期售出一萬三千餘臺,第二個星期增長到一萬六千餘臺,到第三週,就猛然高跳到兩萬一千多臺。到這個月,銷售額還在向上猛增,看銷售資料,目前公司售出的軟碟機已經達到了十六萬臺,實現銷售收入五千六百八十萬美元!

計算機大賣場開業只有十天,上旬的銷售報表顯示,紐約、華盛頓、舊金山三個賣場,九月份前十天共銷售計算機整機及配件一億五千零八十萬美元。頭三天的銷售狂潮過去,目前開始逐漸進入下降期,等銷售額最終穩定下來,才能確定月平均銷售額。

大賣場收入靠提成,平均下來,所有的銷售提成比例大約是百分之十三。因此營業收入是一千九百萬美元。

總體而言,只統計賬面資料,公司這三項業務,到目前為公司創造了七千九百四十萬美元經營收入。

這個數字看起來非常驚人。

但算上成本,刨開諸如海運費用、美國公路運費、國內企業代工費、部分元件進口支出、組裝廠工人工資、大賣場租賃房租等各種營運支出,以及被美國政府徵收的進口關稅、企業營業稅、所得稅、銷售稅等多種稅賦,實際利潤總額僅有一千六百六十七萬美元。

以此類推,年利潤大概能達到兩個億。

利潤率大約是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一,相對其它行業來說,已經極其可觀。

即便強大如IBM等計算機業巨頭,別看它們總收入高,但負擔也很大,同時它們還是上市公司,股價的波動對公司利潤也會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沒有郭逸銘在材料製備、零部件製造方面的技術改進,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它們的實際利潤率可能僅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幾。別不滿足,人家DEC還在虧本經營呢!

優質的單晶矽——積體電路——軟碟機——計算機大賣場售出。

同一件產品,西部計算機公司既在材料上賺了一次錢、又從材料變成產品再賺了一次,最後透過銷售渠道,賺到了終端的錢。經過三次倒手,每一次都依靠他提供的超前技術,賺到了超額利潤,平均拉扯下來,才有了總21%的利潤。

關鍵還是稅收得太重了,海關稅、公司稅、所得稅加起來,至少宰掉了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毛利!別的不說,光是所得稅,就收走了毛利的百分之三十五!這稅收得郭逸銘心肝都在顫,他絞盡腦汁,從材料製備開始,腦細胞不知死了多少,一點點進行技術改進,就是為了多賺那麼一點點。好容易辛辛苦苦賺這麼一點錢,轉眼就被美國國稅局、州政府、地方政府揮舞著血淋淋的屠刀,眼都不眨就剁下一大坨肉,怎能不痛!

難怪美國人都說,人生只有死亡和收稅是免不了的。開公司再賺錢,哪有國家賺錢!

可惜還是國內的產能太低了啊!

市場還遠談不上飽和,要是有國內足夠產品供應的話,這個利潤資料還能再翻兩三番。

霍克看到單晶矽中火爆的利潤,天天攛掇著他擴建廠房,增加流水線。經過一年多時間發展,原來國內落後的製造業,給生產線擴建帶來的阻礙也得到了很大緩解。隨著國家建設的精密製造工廠投入使用,單晶矽生產廠家的裝置也在升級換代,儘管還做不到無限量供貨,但將生產線擴張一兩倍還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郭逸銘並不打算這樣做。

以他的眼光來看,他拿出來的3英寸單晶矽生產線,其實技術含量並不高,產能、成本上的優勢還是不夠明顯。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力,已經足以讓後世成熟的6英寸製備工廠變為現實。畢竟現在國際上6英寸矽晶元的製備都已不再是難題,只是廠家為了如何提高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在深入研究,才使得6英寸單晶矽製備技術暫時還達不到商業化推廣價值。

如果遲疑不行,繼續在3英寸晶元廠上想把利潤賺到足,等到別的單晶矽製造廠家完善了技術,大量推出6英寸矽晶元,西部計算機公司就失去了先發競爭優勢。到時候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線,想把對手遠遠甩開只是做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