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色海鳥圍繞在海輪周邊翻飛鳴叫,時而穿雲入海,搏擊於海浪之巔。
這裡是阿拉伯海。
隨著身後漸漸遠去的亞丁灣,海面陡然擴張開來,充滿整個視線。穿越狹窄的紅海,給加內特帶來的氣悶心胸隨之豁然開朗。
這艘船的目的地是卡拉奇,巴基斯坦曾經的首都,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
為了這個目的,海輪從美國東部紐約出發,穿越大西洋,由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到達紅海。再由亞丁灣駛入阿拉伯海向北而行,抵達巴基斯坦,全程一萬五千海里漫漫旅程。散裝貨輪上層載客,下層運貨,速度緩慢,一路行來,已在大海上顛簸一個月。而根據船長所說,他們還將預計在船上待五六天左右。
到達卡拉奇,並不是他們的終點。
他們在卡拉奇短暫休整以後,將溯印度河而上,抵達巴基斯坦西北小城馬爾丹。
加內特不知道公司怎麼會盯上了巴基斯坦這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而且就算開發巴基斯坦市場,也沒有必要將分支機構建在馬爾丹這個人口不足十四萬的小城市。經由喀布林河支流巴拉河向西南一百多公里,就是巴基斯坦西北重鎮白沙瓦。喀布林河向東與印度河交匯,繼續東行可以到達巴基斯坦現在的首都伊斯蘭堡。
要說城市開發最早,條件最好,還屬沿海城市卡拉奇。
以上幾個城市,都比馬爾丹作為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分部更加合適。然而加內特據理力爭,卻敵不過公司強硬決定。
唉!
加內特實在不想去馬爾丹。
那裡北接興都庫斯山,崇山峻嶺間部族眾多,秩序混亂,從來都是不好管理的地方。自從去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抵抗力量不敵蘇軍機械化裝備,一路退卻進入行都庫斯山脈,依託險峻的地形逐漸穩住陣腳,興都庫斯山裡活動的人就越來越多。
看到抵抗力量不致速敗,美國喜出望外,迅速以巴基斯坦為基地,向抵抗力量運去槍支、輕便火炮、毒刺防空導彈等等各種軍火。大批的軍援、物資,以白沙瓦為中心快速運達,再由邊境部族用人力經由山區小道將物資送往阿富汗境內,交到抵抗力量手中。聽說白沙瓦附近已經遍地都是中情局開設的訓練營地,把從阿富汗潰散出來的原政府軍敗兵、地方民兵、部落武裝重新組織起來,展開訓練,教他們滲透、破壞、伏擊、暗殺、宣傳、鼓動等一系列游擊戰術。
這些話,都是聽和他們同船的中情局僱員告訴他的。
也許聽說了白沙瓦現在的混亂局面,公司為了保護他的安全,僱用了一支國際僱傭軍小隊,護送他前往馬爾丹勘址、建立營地。等到營地建立完畢之後,聽說還會從中國方面招募一些退伍軍人,與僱傭軍一道負責公司安全保衛。
加內特一行在上船後不久,就發現另外有一批美國人和他們同行。經過幾次接觸,他知道了對方的身份,其中有三名中情局特工、兩名前陸軍特種兵,他們的目的地和加內特基本一致,是去白沙瓦。只不過加內特是去建立公司分基地,這些人是去充當阿富汗抵抗力量的教官。
美國對蘇聯入侵阿富汗本來就是公開嚴厲譴責態度,並號召西方世界給與阿富汗抵抗力量以全力支援,衝殺在對蘇支援的第一線,蘇聯人、美國人都知之甚詳。所以這件事沒有什麼可保密的,不過是美蘇爭霸的新一輪交鋒而已。
加內特從這夥人那裡聽來了許多秘聞,這讓生活在和平時光中的他大感刺激。但他對這些人還是沒有好感,特別是那幾個中情局特工,行事間總給他鬼鬼祟祟的感覺。和他們交談時,他們總喜歡用一種探究的眼光盯著他看,讓他覺得毛骨悚然,彷彿是被一條冰冷的毒蛇所注視。幾番交往下來,他減少了和這些人對面的機會,以擺脫那幾個特工。
“那夥人又過來了!”
陪在他身邊的僱傭軍小隊長,沃克輕輕推了推他,低聲說道。他是德裔第二代移民,父親於二戰後來到美國,與同是德裔的母親結婚後生下了他。沃克以前在美國海豹突擊隊幹過,退役後生計無著落,他也喜歡槍林彈雨生死之間的刺激,便與幾個戰友組建了一支小小的僱傭軍。他們曾參與過非洲一些部落之間的衝突,也以志願軍名義加入過和政府軍之間的戰爭,收入不菲,但代價同樣高昂。
和他共同組建僱傭軍小隊的幾個戰友,現在還活著的,只剩下兩個人。戰鬥的殘酷,讓他們漸漸心生退意。就在這個時候,幫他們聯絡僱主的軍火掮客找到了他們,將西部計算機公司介紹給了他們。瞭解到這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