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術人才隊伍,而香港從開埠以來,幾個重要學府也只開設了人文類學科。可你忘了,香港還有一家官立高階工業學院,每年培養出上千名製造業、
電子工程的畢業生。他們的理論深度可能不夠,缺乏從事研發的能力,但在應用實踐、電子製造業,卻能大顯身手,所以香港的高科技人才其實一點都不缺。
香港還有一個優點你忘了,或者說是天天接觸而忽略了。
數十年下來,香港的高層管理人士大多有在外資公司、主要是英資公司工作的經歷。他們在離開外資公司去到其他公司,或者是自己創業以後,也將外資公司的管理制度移植了過去。
現在比較正規的公司,基本都實行的是西方的公司管理制度,也就是定崗、定任務,將公司業績細化,分到每個團隊的經營模式。而普通的職員也都適應了這種精細的管理模式,並不覺得苛刻。
雖說這種管理比較缺乏人情味,但效率卻比傳統東方式感情牌管理方式更高。
你看,香港又有能夠從事高科技生產的人才儲備,又有能夠接受現代管理制度的工人,這兩個高科技創新行業的關鍵性因素都不缺少,我又為什麼不能成功呢?”
他說的這兩個優點,他更重視的其實還是後者。
公司管理說穿了就是人的管理。國內企業的計劃經濟下,幹好幹壞一個樣,職工沒有動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在西方冷酷的管理制度下,把人當作了一個機器的零部件,在這個位置就要做好這個位置的工作,否則就會被換掉。
並且透過明確地責任細分、獎懲制度,來規範每個人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有功即獎、有過必罰。
在這樣的管理制度下,不敢說每個人都不敢偷懶,但工作積極性和效率,的確要比國內高得多。再加上定量任務壓下來,每個人都必須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才能在公司裡找到一個位置,因此企業的活力也遠高於國內企業。
有這兩條,他對在香港創業充滿信心。
“或許你是對的,我之前是小看了香港的高科技發展潛力”紹元霜細想了一下,也承認郭逸銘說得對,正要說什麼,忽然看到樓下走上來的一個英國老頭子,趕快拍了拍郭逸銘得手,低聲提醒道:“港督來了!”!。
………【第一百零八章 這也是大勢】………
這一任港督尤德,是第26任港督,同時還是一名爵十。
他的爵士頭銜來自於渡江戰役前的炮擊紫石英號事件。渡江戰役前,英軍護衛艦紫石英號不顧解放軍封鎖長江的最後期限已到,堅持要穿越長江水面,被江防炮團開炮警告後繼續航向,結果雙方發生短暫交火,紫石英正副艦長重傷、主炮被毀、艦身被洞穿、舵輪卡死,不得不搶灘擱淺。
後來又有三艘英艦前來試圖救援,也先後被擊傷逃逸。
這時,尤德毛遂自薦跑去與解放軍周旋,鬆懈了江防部隊的警惕。
隨後紫石英號趁夜sè,以民用客輪為掩護砍纜逃脫,尤德為此被記了大功,被授予爵士勳銜。
此後他青雲直上,歷任聯合國參贊、外交部人事服務部首長、駐華大使等職務,並在去年5月被任命為新任港督,才剛上任不到九個月。
郭逸銘伏在欄杆上低頭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老頭,挽著一個風姿綽約的老fù人昂首而來。
站在外面樓道里的經濟界人士迅速圍了上去,夾道表示歡迎。尤德很有風度地挨個和眾人握手,並熟練地轉換著英文、中文、粵語和這些商場大亨們交談。這一層主要是些地產界人士,所以他連連誇獎他們對香港城市建設做出的貢獻,並再三表示,香港地產大有可為,認為現在香港的地價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未來還可以大漲!
郭逸銘聽著他赤果果的慫恿〖言〗論,幾乎要笑出聲來。
地產價格暴漲會有什麼後果,從後世來的他簡直是太清楚了。房地產是最不需要技術含量的掙錢方式,只要能拿到地,自己建也好、轉給其他建築公司開發也好,錢好掙得很。而且只要有心推動,房價漲起來更是快得驚人,兩三年翻一番絕對不是虛言。
和一年獲利30%~50%、甚至100%的房地產相比,其化實業一年百分之十幾的回報率可以說低到可憐。
假如港英當局真地致力於推動抬高房價,那麼房地產帶來的暴利,必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其中,並不斷將房價推向更高。這樣投入其他領域的資金,則必然大幅下降,甚至有些實業老闆說不定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