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試刀過程一次完成,在技術人員反覆計算的論證下,馮師傅沒有逞能,採用的是淺進刀方式,一次完成整個走刀過程。證明了這種刀具的確可以對這種合金材料進行加工。雖然只能一層層剝離的方法,工序要麻煩很多,但卻解決此前完全無法對這種材料進行加工的重大技術難題。
停車的那一刻,一聲高亢激昂的音樂在廠區響起來。
這就如同一個訊號,轉瞬之間,整個廠裡忽然傳來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場內場外的數千名幹部職工全都沸騰起來,跳著腳大聲歡呼。
歡呼聲從廠區一直傳到家屬宿舍區,又從家屬宿舍區傳回來,交相疊加,讓這歡慶勝利的喜悅直衝雲霄!
從今天起,他們終於結束了幾年來困擾他們的大問題,從手工作坊,重新又邁入了機械作業的技術層面!從今天起,他們終於可以源源不斷,向使用者優質、高效地提供效能可靠的核心部件,從而實現國防領域的重大飛躍。
看到靜靜躺在工臺上,銀光錚亮的加工件,想起此刻正在醫院病床上還不能動彈的老夥計,馮師傅老淚縱橫。
………【第八十六章 收編DEC研發部門】………
【感謝網友蝸牛贊烏龜快、白衣塵、脆便~~~~~、octopus7372、書友14944240、ge300、&劍舞紅塵&、火烤老母雞、andanystandy、baboon88、waynwang、回憶未來、yahchenz、大頭風、tanchishe、水∴無淚的打賞,在此特意表示感謝!感謝投推薦票的朋友,作者盡力而為。
感謝所有點選、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非常感謝你們對本書的支援,謝謝!】
“上海方面達成了與奧斯汀斯的通力合作?政府出面擴大了他們的佔地規模?銀行還向他們發放了兩個億的低息貸款?一共有七家建築單位同時進場施工,提出口號大幹苦幹三個月,建成沿海戰略基地?市政、交通、電力、水力、通訊單位也聯合出動了?乖乖,好大的氣魄啊,不愧是國家力量!”
郭逸銘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人已不在上海,而是來到了舊金山。
以他現在的身份,出行已經不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其中有舒雨菲領導的一個秘書團隊,負責接收公司在中美日三地分支機構傳回來的各種公文報告,由她們預先整理之後呈交郭逸銘審閱批覆。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貼身保衛隊伍。
隊伍的兩個負責人都是華人,只不過一個是出生在巴黎、前法國海外兵團的僱傭兵上尉連長秦殤,另一個則據說是給許司令當過警衛員的國內精英陳虎。
兩人各有特長,秦殤能熟練操作各種外軍裝備,精通法、英、德、俄等六國語言,對於現代特種作戰有深入瞭解。而陳虎作為許和尚的警衛員,手上也是有真功夫的,兩手都能持槍進行精確射擊。他們一土一洋,各有所長,雖然出生的環境不同,但都曾當過軍人,共同語言豐富,很快就配合默契。
在他們帶領下,有一支六人的保鏢團隊,平時郭逸銘但凡出行,保衛工作都是由他們負責。陳虎帶兩個反應敏捷的保鏢貼身保護,他們手上都提著一隻黑色手提箱,裡面前後鑲嵌兩塊合金鋼板,必要時就作為人盾擋在老闆身前。秦殤帶另外四人分散在外圍,時刻注意周遭是否有異常舉動。在國內他們不能帶槍,但在國外,他們都有美英法等國配發的持槍證,隨身都攜帶有手槍等防身武器。
他們的工作說清閒也清閒,郭逸銘不是一個經常亂跑的人,一年也出去不了幾趟。大多數時候,他都是窩在中美電子研究所,主持公司管理和研究工作。但要說秦殤他們可以經常休息,也不見得。
經過當地部門協調,他們與市公安局交上了關係。公司在繳了一大筆訓練費以後,他們每天都去市公安局訓練基地,進行武器射擊在內的各種訓練,以保持狀態。遇到郭逸銘要外出,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候,都會事先確定要去哪裡、經過哪些路段,然後提前就派人去勘察地形,確定防護措施。
他們最怕的就是郭逸銘突然心血來潮,改變預定計劃,打亂他們事先的安排,讓他們措手不及。好在老闆很體諒他們的辛苦,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郭逸銘的座駕也是特別定做的防彈轎車,防彈級別達到了歐洲B5級,可防禦10米距離**來的4克重尖頭步槍子彈,但無法防禦反器材狙擊步槍。因為採用的是合金材料,車身重量較普通轎車增加不多,總重2。4噸。其特種實心輪胎不虞被子彈擊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