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3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重現在讀者面前,配以那張錢山的照片,生動地描述了什麼叫做數錢數到手抽筋。

郭逸銘看著這些報道,想起那天當三十億港幣現鈔在會議室堆起一座高高的錢山時,尤德等人臉色蠟黃、猶如活死人一樣痴呆的表情,雖然事情過去了很久,還是忍不住一陣大笑。

我確實無法對你怎麼樣,但我可以噁心死你!

他也不怕港府會惱羞成怒,因為在港經營行動電話業務不是他爭取來,而是由大陸方面施壓、港府妥協而來的!如果港府方面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即便再憤怒,如果沒有一個佔得住理的藉口,在否決他經營行動電話資格之前,也要費心地掂量一下這樣做的後果是否值得。

而假如港府一定要這樣做……

既然對方擺明不肯善了,雙方要撕破臉的情況下,那麼再向對方臉上扇一耳光又能怎樣!

有時候人不能只會一味退讓,該強硬的時候,也必須強硬。

一味的退讓只會讓人以為你軟弱,軟弱就意味著好欺負,本來沒事都會惹出事來。還不如表現強硬一點,再加上大陸在背後撐腰,港府更有可能會收斂一點,從而為自己爭取儘可能寬鬆的經營環境。

郭逸銘隨意地翻看著報紙,大多數報紙都是從八卦娛樂的方式來報道這件事,不是驚歎於三十億的錢山多麼壯觀,就是他郭某人多麼有錢,報道之中,那種羨慕、嫉妒交織的濃濃酸味,撲面而來。

火車不停顛簸,他看了幾分鐘就感到雙眼漲澀,於是不再細看,許多報道都只是匆匆看個標題,只有較有價值的新聞才會認真閱讀。

他扔下一份感覺沒什麼內涵的報紙,又拿起一份,一看,同樣是一幅巨大的錢山照片。但文章的標題卻與其他報紙截然不同,很是標新立異,一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三十億與港幣升值之間的聯絡》

噫,這份報紙有意思,居然從他一次**納三十億港幣現鈔,立即將之與前些日子港幣陡然升值聯絡起來。

他再一看報紙刊頭,《大公報》,頓時明白了。

說實話,當他一下子拿出三十億港幣現鈔,絕大多數反應快的人,幾乎都迅速反應過來,他就是前些日子造成港幣迅速升值的匯市神秘投資人。君不見,當三十億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對著他露出兇狠眼神的,可不只是尤德等人,更有大東公司、香港電話公司、怡和公司等三家同樣拿到了移動牌照的公司。

當時他還略有詫異:我噁心港府,關你們什麼事。

但當後來他們也向港府交納保證金時,郭逸銘才恍然大悟,隨即啞然失笑。敢情這三家公司,受他抬升港幣幣值之累多繳了接近5000萬美元的保證金。三家公司還沒營業先損失5000萬,又沒有他套匯盈利的操作,只能硬生生承擔損失,怎麼可能不對他恨得咬牙切齒。

他只是哂然一笑。

既然大家是競爭對手,那麼你們遭受池魚之殃,就是活該!

恨我?

whocares!

郭逸銘對大公報的這篇文章很感興趣,忍著起伏車廂對眼睛的不適感,一字一句地看起來。

在這篇文章中,大公報請來了一名資深經濟分析師,對前些日子港幣升值的全過程,用經濟模型計算出主力入市可能帶動的聯發效應,再根據成交額變動情況,從而相當精確地估計了主力入市和退出的大致時間。之後,他們用主力、受主力影響裹挾的散戶投資資金相互比例,居然用資料分析的方式,計算出了投資人在匯市總共吸納了超過三十億左右港幣現鈔的最終結果。

隨後,文章基於這個結論,對那個神秘投資人大加讚揚。文章表示,不管這名神秘投資人出於什麼理由,要從匯市吸納超過三十億港幣現鈔,但這個行為本身卻真真切切地抬升了港幣,從而挽救了數百萬市民、投資人的財富,不愧為香港經濟的大救星。

文章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他郭逸銘,但那幅和其他報紙完全一樣的錢山照片,卻清楚地點出了那個投資人是誰。

非常高明的操作手法!

郭逸銘看完文章,對撰寫人大為讚歎。

文章用看起來非常嚴謹的經濟模型推算的方式,給人以一種相當專業的感覺。而推理的全過程,又好似破解玄疑一般,一點一點揭示出他在匯市操作的全過程,帶動著讀者跟著筆者的文字,重新回到那段讓千萬萬萬市民喜極而泣的日子,然後在心中潛移默化對那個神秘投資人充滿了由衷地感激。

而當讀者透過各種方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