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才能完成。
與此同時,瑞士奧斯汀斯『jīng』密儀器廠的廠房預計也將在本月下旬完成建設。這邊更是趕工期趕得緊,國內對於氮化硼鍍膜技術渴求之心非常迫切,在鍍膜廠房才剛剛建成的時候,就催促奧斯汀斯方面儘快完成生產線的建設、試執行、員工培訓。然後就開始大規模生產。
為了讓這家瑞士公司看到好處,國內咬牙一口氣拿出了兩千多萬美元,下了一個大訂單。並且表示,只要質量有保證,以後每年都將至少有兩千萬美元的訂單——只會多,不會少!假如奧斯汀斯願意收人民幣,那麼這個訂單還會更大,每年將額外再增加一億人民幣的超大訂單!
對此奧斯汀斯公司高層自然是高興不已。
他們這家機『chuáng』公司被收購時。連裝置帶廠房投資方才用了300多萬美元。現在僅第一年就能完成2000萬美元的大訂單,並且鍍膜生產線裝置也是由國內無償為他們生產,沒有『huā』公司一分錢就白得了一套生產線。
國內付出如此大代價。就只提了一個要求技術轉讓!
奧斯汀斯管理層最開始當然不肯答應,這是他們的吃飯買賣,怎肯教會別人?
可從香港董事局傳來的訊息,卻是要求他們同意這個條件。理由是公司的主營業務是『jīng』密儀器裝置的製造,而非靠刀具鍍膜技術賺大錢。所以只要有利於公司儘快開展業務,將立方氮化硼鍍膜技術轉讓給國內也無不可,反正專利在手,國內也只能自己用。無法出口搶佔公司的市場。
這個指示自然是郭逸銘下達的。
他之所以大費周章,輾轉搞這麼一個奧斯汀斯出來,是想利用它來提升『jīng』密製造水平,從而正大光明為自己提供各種高『jīng』密儀器裝置。他可以允許奧斯汀斯的管理層,進行正常的公司營運活動。但決不能允許他們被利益衝昏了頭腦,本末倒置。放著『jīng』密裝置製造不用心,而將『jīng』力都投入到如何靠刀具鍍膜塗層技術來賺錢的邪『mén』歪道上去!
要賺錢,他隨便拿一個什麼技術出來,不可以賺大錢?
國內方面得知他們同意了技術轉讓的條件以後,高興壞了,當即同意再給奧斯汀斯增加一億人民幣的訂單。隨後,便在奧斯汀斯工程師提供圖紙、技術指導下,在全國展開了生產協作,加班加點生產鍍膜生產線所需各項裝置
這次製造的生產線,共是一式兩套。
到四月初,這兩套生產線便已生產完畢,並運到了上海,進行組裝除錯。
其中一套被送進了奧斯汀斯的鍍膜廠房進行組裝除錯,另外一套就送到了上海科教儀器廠,以建設一條試驗生產線。兩家公司都在同一城市,科教儀器廠可以就近向奧斯汀斯取經學習。有什麼問題,也好隨時請這邊幫忙處理。
不過再怎麼加急,鍍膜生產線要具有全部生產能力,多半還是要等到下半年。
一個工廠的建設是非常繁瑣的,廠房、裝置這都只是一個方面,工人的培訓上崗也需要時間。哪怕是手把手的教,教的人不藏『sī』、學的人專心致志,一項複雜的技術要掌握,並熟練運用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不是小說中那樣說學就能學會的。
至於郭逸銘希望奧斯汀斯能夠儘快形成生產能力,開始給中美電子研究所源源不斷製造各種高『jīng』密儀器裝置,那還要再等到明年去了。
這都還是樂觀估計,事實上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
郭逸銘收購的這家瑞士機『chuáng』廠,以前有過製造高『jīng』密機『chuáng』的技術積累,工程技術人員們也有足夠的經驗。然而他們將廠搬到國內以後,就無法再從國際上購買到一些關鍵的『jīng』密製造裝置,因此這方面需要他們自己動手,依靠國內的製造能力重新打造一套水平較高的生產線。
生產線所需的關鍵伺服電機、控制系統、『jīng』密測量儀器等等,也都只能從國內就地取材。對於習慣了西方技術,不熟悉國內配套零部件的奧斯汀斯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他們也需要有一個熟悉適應過程。
就像郭逸銘需要奧斯汀斯來為他提供『jīng』密裝置一樣,奧斯汀斯的建設也需要國內各個相關產業的支援。這就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缺了哪一環,這個體系都無法順利運轉,實現體系內的自我升級,再好的設想,也都將是空中樓閣。
因此郭逸銘念念不忘的六英寸矽晶元生產線,也就一拖再拖,遲遲無法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