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3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幾家基礎較為紮實、裝置較為先進的企業,透過改進工裝夾具、改進工藝流程、嚴格質量檢測程式之後,先行開工,小批次提供零部件產品。

其他的幾十家企業,恐怕需要動大手術,時間上就會拖得久一些,預計要到明年底、後年初才能部分開工。

但這個時間也不算太久。

到那時,北京的行動電話網路才算初見成效,正適合總結經驗教訓之後,向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推廣。這些企業的開工一點都不算晚,可以說是正恰其時。

在此之前,就全靠中美電子研究所勉力支撐,小批次滿足使用者需求。正好新組建的工廠員工也需要逐漸熟悉裝置、工藝,暫時每月生產的各種零部件大約能滿足一到兩座基站的建設,手機每月大約能供應一千餘部。

三部委向那些選定先期開工的企業發文,要求他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幹苦幹,爭取在兩個月內完成裝置改造工作,以最大努力盡快恢復生產。

11月18日,北京市行動電話業務正式啟動、兼向首批使用者發放手機儀式正式舉行,郵電通訊部、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勞動部的部長都親自出席,規格之高根本不像是一個實驗xìng基站的啟用儀式,更像是一個表彰動員大會。

這大佬都親自出席了,正主無線局局長就只能靠邊坐,肛止王席臺就高興了?下面的行動電話業務處就更是淪落為了端茶送水的角sè,主席臺是上不去的,也就能在第一排撈到一個位置。

由於這次啟用儀式規格如此之高,幾位部長親臨主持,郭逸銘本打算不去的,都沒了藉口,只好從緊張的戰場資料鏈研發工作中抽出時間,前去參加。

儀式是在西城電話局舉行,分為兩個地點舉行,首先是在移動主控機房舉行啟用儀式,然後轉移到西城分局禮堂,舉行第一批使用者手機發放儀式。

趙桂仙身前拔著綵帶、xiōng口掛著一朵大紅花,稀裡糊塗地跟著人群,來到了一間到處都是白sè的玻璃大房間外。她也不清楚,她一個後來才登記的個體戶怎麼會成為啟用儀式的代表。

大概就因為她是第一個個體戶餐館老闆具有相當代表xìng,才會被邀請作為第一批手機發放代表的吧……

她如是想到。

“這就是行動電話主控機房啊?看著裝置真先進,都是進口的吧?”隔了幾個位置,一個代表看著裡面的裝置,驚歎道。

“瞎說什麼?這是我們自己國產的!”一個似乎知道內情的代表不樂意地說道。

“都是國產的?我們國家還有這麼先進的技術?”其他一些普通代表都驚訝地lù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透過報紙上、電視上,看到了更多的外國畫面,那一棟棟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城市景象,讓人民受到了極度的震撼。這就是以前宣傳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外國?看到了歐美國家現代化的生活,再對比自己的生活,許多人心中急然從以前的驕傲自豪,變得極不自信。

我們也能生產出如此先進、整潔、漂亮的行動電話?

許多人都表示懷疑。

趙桂仙雖然沒參加他們的爭論可也有些不相信。這手機她親自見過,還打過電話,那做工、那外觀看起來別提多漂亮了,和她用過的那些國產電器根本就不一樣,怎麼可能是國產?

“當然是全國產!這是最新的數字移動技術,國外都還沒有,是我們首先發明的!研發的單位是中美電子研究所老闆就是我們中國人,怎麼不是國產?”說話那幹部似乎知道不少內情,見別人都不相信,急道。

中美電子研究所!

趙桂仙一想到那天碰到的那名測試人員,他坐的車上就印著中美電子研究所,小夥子也自稱是這個研究所的。難道這行動電話,真是國產的?

“喏,你們看,那個年輕人就是研究所的所長!”那名幹部正急於分辨,忽然看到通道內走來的一群人最前方一個青年正在和其他幾個大幹部模樣的老人你推我讓客氣著,眼睛一亮,指著那個年輕人叫了起來。

趙桂仙轉頭一看,果然看到一個很年輕的小夥子,估計才二十四五歲,還沒有那天那個測試人員年長。堂堂研究所的所長沒有五六十歲能當上嗎?

可看他被一群人簇擁在前列,和幾位一看就是大領導的人談笑風生,她又疑huò起來。

郭逸銘不想走在最前列,卻被幾位部長硬拉著並肩而行,讓他想靜靜躲在後排角落參加完啟用儀式就離開的念頭落了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