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逸銘手指用力,與施部長同時按下按鈕,也摁下了改變歷史程序的總開關……,!。
………【第一百五十八章 群眾並起的時代】………
郭逸銘的桌上放著一張報紙,正面頭版頭條是一張大幅黑白照片。照片中,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大媽拿著一支黑sè的翻蓋手機,正緊貼著耳朵打電話,在她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他看著這幅文章配圖,臉上也流lù出一絲笑容。
這位大媽好像姓趙,是一位個體戶餐館老闆。在拿到手機以後,別的人都規規矩矩地回到自己位置,只有她很不客氣地讓技術人員幫她安裝好了手機電池,然後現場打給了她的老伴,當時她那聲“翠花衚衕的劉大媽嗎,我趙桂仙啊,麻煩您叫一下我老伴來聽電話”,把全場所有人都逗樂了。
這也算是啟用儀式上最大的亮點了吧。
由於這一幕太具有戲劇xìng了,所以在很多報刊上都採用了這幅照片作為文章配圖,照片上趙大媽那歡欣的笑容,的確非常應景。
他不知道的是,這幅照片在檔案館永久地被保留了下來。後來人們在談到這個時代,談到行動電話業務在國內的發展時,大都引用了這張照片,併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縮影,而凝聚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不過在儀式結束之後,他還從幾位部長的閒談中瞭解到,國內正準備在明年再一次提高工礦企業單位的工資收入。據說預計將是一次大幅度的提升,將保證至少一半職工的收入達到一百元以上。
這次漲工資的目的,是因應國內經濟發展需要而制定。
國內現在工業消費品呈現出的是供銷兩旺的大好局面,工廠三班倒趕著生產群眾需要的各種家用生活品,腳踏車、縫紉機、電視機、收錄兩用機,二十四小時連軸轉還供不應求。
但在這股旺盛的需求背後,國內看到的卻是人民工資收入與工業品生產之間的巨大落差。
計委方面認為,目前這股巨大的消費熱潮,是來自於十多年只求精神、忽視物質,從而對人民物質生活需求極力壓制之後的總爆發。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為了追回失去的十年時間,極力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過上西方先進國家的生活,因此不惜拿出畢生積蓄,購買各種現代化電器產品。
但從根本而言,現在的工業品價格還是太高,超出了群眾的收入承受能力。
一輛腳踏車一百多兩百塊、一臺雙卡收錄兩用機六百多快、一臺洗衣機四五百塊,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負擔,他們要不吃不喝好幾個月乃至一年才能買得起。而事實上,他們收入中絕大部分要用來購買生活必需品,所以購買一件工業品所需的時間更長,很多家庭在制定購買計劃時都是精打細算,什麼東西先買、什麼後買,買了這樣東西,就沒錢再買其它東西。
依靠著國內巨大的數量優勢,暫時來說各廠家銷售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居民積蓄被這一bō消費狂潮花光以後,國內工業品銷售很可能會陷入低谷,而且由於居民收入是如此之低,預計的經濟寒冬可能會非常漫長。
為了促進工業企業發展,就必須讓居民手中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於是計委、財政部等制定了一個新的工資增長計劃。
郭逸銘對於工資增長持謹慎樂觀態度。
從他的角度來說,人民手頭寬裕了,就有更多的錢來購買各種工業品,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手機。而且對於每月35元的固定月租費和幾塊錢的電話費,也有了更大的承受能力,國內行動電話業務大發展也就有了堅實的消費基礎。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又會帶來另一個後遺症,那就是通貨膨脹。
城鎮居民工資漲了,糧食肉禽蛋農產品價格漲不漲?不漲,還是統購統銷,那農民就等於收入在降低,生生拉大城鄉收入差距,對於廣大農民來說非常打擊他們的積極xìng。可如果漲也不是辦法,糧食是一切生產生活的基礎,可以說是類似於指標xìng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它的漲價,又必然會帶動所有商品跟著漲價。
如此一來,就抵消了工資上漲帶來的好處,人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仍然沒有增加多少,未必就能達到國內政策制定者的預定期望。
對於企業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
國內現在還是計劃經濟,由於考慮到國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所以工業品的價格定得就很低。由此,也連帶著上游的初級製造業、原材料行業的價格提不起來,從而才有了計劃價格和計劃外價格兩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