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3 / 4)

小說:材料為王 作者:中國長城網

算那是太熟悉不過了。國內的大型計算機、超計算機,哪個不是平行計算。

平行計算,說穿了就是將計算機寶貴的硬體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將一個複雜的科學計算分成一個個小片斷,經由計算機不同電路,同時進行運算,最終匯總得到結果的處理方式。

國內的計算機很少,為了讓這些珍貴的計算機發揮出最大效率,基本上所有的計算機都採用了並行式設計,以滿足各科研單位的最大需要。

正是因為這個思路是如此巧妙,卻又如此簡單,算是滿足了兩方的意見,而並行處理恰好是彭之旭等國內工程師們的長項。所以當郭逸銘提出這個解決辦法,眾人當即一拍而合,迅速接受了這個框架,以此來設計公司的第一款微處理器。

郭逸銘的構思並不出奇,他只是利用現成的技術,將運用於大型計算機的並行處理技術,移植到微處理晶片上,以發揮硬體更高處理效率而已。但這個思路,卻給如何處理複雜指令與精簡指令之間的衝突,提供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將兩者水火不相容的對抗,各採所長,融為一體。

在提供技術支援的DEC工程師看來,這可能就是東方式思維的結果。

西方思考問題非此即彼,複雜架構和精簡指令吵了這麼久,大家都沒想過,是否可以將兩者的長處結合起來,走第三條路。

也只有中國人,才想到將兩者融為一體。

但DEC方面對這個思路並不看好,奧爾森在得知了西部計算機公司的設計思路後,對此大加嘲諷,認為這等於拋棄了兩者的優勢,屬於一種極其愚蠢的設計,必然不會被市場所接受。由此,他也放下了對西部計算機公司試圖插足個人計算機領域的擔心,放心大膽搞他那三款個人計算機研發,對郭逸銘他們不再關注。

郭逸銘對奧爾森、DEC方面的看法不為所動。

這種思路並不是他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後世發展的必然,他只是將這個過程提前了而已。

英特爾公司研發的X86架構處理器,是一種複雜指令處理器。它的效能其實並不是最好的,但能在後來大行其道,幾乎統一個人計算機市場,除了有抱上了IBM這根粗大腿的原因,其晶片整合的指令,基本滿足了市場各層級客戶需求,也有很大關係。

在這個時代,半導體已經開始爆炸式發展,但還沒達到量變產生質變的效果。

晶片整合度還有限,價格還很高。如果不用複雜指令的通用晶片,採用精簡指令晶片,運算交換資料時所需的大容量高速儲存器,也就是半導體儲存器,是絕大多數小型公司、普通個人所無法承受的。

也因如此,甚嘯塵上的精簡指令在八十年代,和英特爾等堅持複雜指令架構的計算機公司爭鋒一場後,最終還是被淘汰,不得不黯然退出廉價個人計算機市場,轉戰伺服器這個高階客戶群體。

英特爾公司雖然最終戰勝了對手,卻也不是傻子,他們之所以要對精簡指令處理器趕盡殺絕,無非還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他們對於精簡指令的優點同樣看在眼裡,並組織了技術力量持續不懈地予以研究。

等到對手轟然倒下,他們便於兩千年初迅速出擊,試圖拋棄臃腫到無法負荷的X86架構,吸收了精簡指令計算機的優點,拿出了一款名為安騰的新型處理器,希望一舉統一個人計算機處理器市場。

可世事無常。

他們得意洋洋拿出來的安騰在技術上確實領先,可他們在拋棄X86體系的同時,也等於拋棄了原來的所有使用者!逼得這些使用者作出選擇:是繼續使用原來的X86計算機,還是跟著英特爾一條道走到黑,選用新的安騰處理器。

X86價值數千億的龐大市場對此給出了答案。

滾你的吧!

你英特爾不生產X86架構計算機了?

不做就不做吧,無所謂!

你不生產還有AMD,還有VIA,你不做有的是人來做!

全球的使用者使用X86架構計算機,已經用了十幾二十年。所有的硬體裝置、應用軟體全是為這種體系所設計,一旦選用新的安騰體系,原有軟體等於全部報廢。哪怕那些支援安騰處理器的廠商,在面對客戶群冷漠的反應,並開始轉而尋找其他X86處理器供應商的時候,他們也毅然拋棄了英特爾,迅速回到X86架構體系下來。

英特爾的計劃遭到市場迎頭痛擊,慘遭失敗,他們這才明白,從來都不是他們在領導潮流,而是潮流自己在選擇市場需要的產品。不一定要最先進,但必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