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做官,因中國封建社會更換朝代時,往往要透過“學而優則仕”這一原則來搜尋人才,帝王們要利用這些人才輔助其治理國家。
例如三國時的曹操、劉備、孫權及其後繼者都有比較遠大的政治眼光,他們已意識到誰能夠吸引和重用文武人才,誰就會在天下大亂的形式下吃掉敵國發展自己。
在歷史上很值得一提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他選官的新思想是選賢任能不拘小格和隨才委任,因此: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這些優秀的人士才會得到重用,從而建立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盛唐,到現在都令人仰幕。”
海冬青聽到這兒插嘴問道:“據我所知唐太宗是一個能夠平等地對待天下所有人的帝王,正因為唐太宗的平等政策才使天下人心歸唐,從而為盛唐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我們現在大陸最不平等的事莫過於農民的不平等了,這使我時時憂慮呀!”
藍貓點頭微笑道:“你說的對極了!好了我們還是談談官場吧,農民的事太沉重了!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大陸不再有什麼市民與農民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中國的居民,到那時就不再需要什麼戶口本來控制這一切真正地人人平等了,從而才能使偉大的中華民族變成世界富強之國中國人傲立於地球上。”
見海冬青欣喜的點頭,藍貓接著道:“在中國傳統的“士農工商”中士就是官;居四民之首;商就是商人,居四民之末,但商雖居四民之末卻與整個國家有關,從現在世界格局來看,人民國家要富裕強大就離不了繁榮的商業經濟活動,當作為管理者的官進入其中時這樣官與商就有了聯絡。”
海冬青點頭後道:“是啊!國家要強大就離不開軍事上的優勢,而創立這一切又離不開錢,可見商是很重要的,所以說任何政權都應先讓人民富裕起來這樣國家才會富裕,國家富裕後有錢了就能使軍事強大,從而使國家變成強國。”
藍貓微笑道:“是的!在整個封建社會里商人都是受壓抑被官鄙視的,但另一個特徵都是官商勾結,那句千里做官只為錢的話從一個側面反映這一點,哈哈……
歷史上也有一些亦官亦商的情況,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官商,這種官商當官經商兩不誤,例如東漢的大司空宋宏就是一個官商,史書上還記載著他不與民爭利的美談呢!還有如唐朝的崇敬清朝的張謇等亦是。
也有許多人由商人變成官員,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亦是多的,如協助齊恆公的亞父管仲秦國宰相呂不韋漢朝的桑弘羊等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相反的也有許多人是放著官不做而去做商人的,如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滅掉吳國的范蠡就是典型代表,他被後代的商人奉為祖師爺尊稱其為“陶朱公,”還有如“清朝的盛室懷嚴信厚等人。”
見海冬青聽得入迷,藍貓呡了口茶後又侃侃而談道:“自從有了官這一特殊價層後,政府與民的關係變得簡單了,而官與民的關係切變得複雜起來,而其表現方式有許多種,如官壓民官擾民民求官民反官。
當然,對於官為民民愛官的這一理想狀態現實中的例子也有隻是很少,如北宋時期的陳弟亮、包拯明初的況鍾等官員,他們這樣的清官好官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關於官變成民則有兩個原因,一是犯錯被削職的,二是因錯或別的原因主動退成民的。
而民升官則有許多方面,一是科舉二是仕途三是聯姻四是捐納五是吹捧,例如宋宗時的蔡京就是憑吹捧而升上高官位的,至於乾隆時的寵臣和坤則不用我說了吧,哈哈……
古往今來在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量官的稱,這杆稱可以將官分為如下幾種;一是平官;二是昏官;三是貪官;四是清官;五是父母官。
做官也是一種藝術,那句朝中無人莫做官的話則道明瞭官術。
從古到今求官術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廕襲制度;二是裙帶關係;例如楊玉環的哥楊國忠便是裙帶典型的一例。三是關係網,清朝大太監李蓮英就是拉著慈喜的大旗當虎皮而橫行不法的;四是毛逐自薦方式;五是伯樂與千里馬的機遇;六是姜之牙這樣的願者上鉤的求官術。
關於怎樣做官這裡面的學問可就太大了。
一般情況有三種,一是上級對下級的關係,一般要求上級體恤下級,做到收放自如,春秋戰國時的吳起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是下級對上級的關係,一般要求下級對上級要“忠貞不渝”,例如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就表達了自己對上級的“忠”。
三是同級之間,一般以“和”為貴做為原則,歷史上著名的“將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