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
“不止清江府,河東河西之地我們也翻看了些簡易卷宗,有些案子的確和咱們這件相似,但也有不同。
五個月前,河西大商人衛寧得到一件翠玉寶瓶,瓶子一旦灌滿水,能倒映出一尊玉佛參禪的畫面,很是異,衛寧視若珍寶。
結果某日在守衛森嚴之下被人盜走,同樣毫無線索,那邊的兄弟至今未曾破案。
我們研究了很長時間,兩件案子相似之處是有,但不能完全保證是一個人做的,如果稍有差池,找錯了方向,誰都擔待不起。”
羅七一番解釋讓項央恍然,他們的確查到一些東西,如這個河西府衛寧府的失竊案,和烏家的這個案子很相似,只是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同一個人做的。
查案項央不太在行,不過也瞭解一些東西,如查案的方向是重之重。
拿這起案子來說,他們要做的第一步是縮小範圍,找到一個追查方向,進而利用各種資源手段查案。
是烏家人自己做的,還是外面的大盜做的,這看起來沒什麼,但一旦決策方向錯誤,可能是費時費力,最後徒勞無功。
項央接過羅七遞來的河西府案卷,與自己手的烏家卷宗作對,真正說是相似的地方,是兩者的盜竊手段高明,目標明確,但這本不能作為認定為同一個犯案人的根據。
“任何兩個厲害的大盜都能做到這一點,的確很難認定為同一人所為。”
有些大盜名聲很大,做一起案子會留下特殊的記號,如事前留下紙條挑釁,如偷盜後留下某個符號,或者物件證明身份,以滿足自己。
這對於一些案子來說很容易甄別,但這個人不同,什麼都沒留下,根本是一個不存在的人,這怎麼查?
項央搖頭,無字天書卻很不合時宜的亮了起來,白紙剝離成兩片,映入眼底,
“主線任務,查出偷走烏家金晶玄鐵的大盜,任務獎勵,五年內功修為。
支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