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滔天大浪,沒等海東青反應過來,我就已經從他懷裡掙脫了出來,一瘸一拐的下了地。
白骨累累,殘肢斷臂,這兩個詞兒就是此時的最佳寫照。
走廊中的地面上全是白骨,有手臂,有人頭,還有
“老太爺不會在這裡面吧”我莫名其妙的感覺有點心酸,這些白骨都穿著衣服,斷落的手臂上還裹著衣袖,似乎是被什麼東西強行扯下來的一般,看著就讓人心裡發毛。
“長衫道袍”海東青看著這些白骨的穿著,細聲唸叨著:“這好像確實是民國的那些前輩”
就在此時,我的腳忽然碰到了什麼東西,低頭一看,我嘆了口氣。
“八卦銅鏡銅錢符紙”我苦笑著搖了搖頭,沒再繼續看地面上那些散落的東西,咬了咬牙,忍著痛自己往前慢慢走著。
前方是死路,拐角向左,那裡有著明顯的光亮,應該就是出口了。
海東青跟胖叔急匆匆的跟了上來,下腳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到了前輩的遺骸,臉上除了敬重之外,他們還真沒有其他的表情。
也許是長時間沒有見到陽光的緣故,走過拐角,我閉了閉眼睛,只覺得有點不太適應陽光入眼的感覺,好一會才適應過來。
睜開眼一看
“老太爺安好,小易子今兒來請您回龍山了。”我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額頭貼地,高聲唱著老爺子教我用來請祖宗的詞兒:“易家子孫易林,今日恭請老太爺迴歸家鄉,家鄉不遠,不過千里地,家鄉不近,需得陽間行。”
唱完,我恭敬的磕了三個響頭,每一下子都磕出了一聲悶響。
雖我跟老太爺從未見過面,也說不上有什麼感情,但此時此刻的場景,卻讓我發自內心的對老太爺有了崇敬之情。
距離我三米開外的地方,一個身著金甲的屍首正靜靜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的保持著伸手掐人的姿勢。
一把金色的匕首正死死的插在屍首的腦門上,在它腳下,則就是一圈圈用利器刻出來的符,
這符咒呈圈狀,歪歪扭扭的看起來很怪異,應該不是五門術法裡的符咒。
我看不出這符咒的作用,但我感覺,這或許就是金胄裹屍動彈不了的原因。
老太爺就靠坐在金胄裹屍對面的牆角,姿勢很自然,左手放在胸口處,右手則緊握著一把我所熟悉的匕首,靜放在地面上的一排刻字旁。
這是易家的另外一把蚨匕。
我站起身走了過去,一言不發的蹲在了老太爺的白骨旁,低頭一看那些刻字,不禁揉了揉眼睛。
“此生壽數應為六十四,易某共計折壽二十四年,四十不惑之年而歸入地府,心中無憾。”
“民國四年,易某以五門術法,滅殺十一倭寇,折壽八年。”
“民國五年,入墓前三日,以九釘,釘死川村次郎九穴,折壽五年,此人非人,辱我同胞,行徑與畜生無二,易某折壽無憾。”
“民國五年,易某以五門術法相助,滅殺二十三倭寇,。折壽十一年”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心裡很是複雜,用五味雜陳來形容我此時的心情也不為過。
外人入侵國土,侮辱我國同胞,老太爺用術法殺賊,卻反而招致天譴折壽
雖然無論是道家還是湘西易家,用術法殺人都是必遭天譴的舉動,但是老天爺為什麼就不能網開一面
我嘆了口氣,接著往下看去,這一看就把我徹底看愣住了。
“好漢子,老道拜服。”
【投票結果出來了,百分之九十或者九十三以上的讀者支援胖叔口音,那麼我就不改了,如果有的讀者不喜歡胖叔口音,我只能誠心誠意的給您道歉,望見諒。】
第四十四章 逃出生天
“金胄裹屍鎮地脈,鐵鎖眾孽守天門,若是不通山河術,陽人恍如自掘墳。”
“此乃險地非死地,知曉山河自然生,頭出雙屍若盡降,可保來者登天門。”
“龍口含珠聚地氣,陰陽莫衝氣相平,天寶落地邪祟重,陰齾復生誰可寧”
“後輩弟子見此句,千思萬想不衝行,此地凡人莫要進,身死之時悔不停。”
這四行句子是刻在那句“好漢子,老道拜服”之下,如那句話一般,一看就知道是同一個人留在這裡的,筆力蒼勁,雖也是以利器所刻,但卻不是老太爺的筆跡,
看見這幾行字的時候,我已經徹底說不出話來了,腦子裡只覺得是攪成了一團,想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