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前朝我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放心吧排長!”說話的是王樹仁,他有些慚愧的說道:“你在戰場上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你當排長,咱們服!”
“排長!”李長彬也點頭說道:“咱們當兵的,其實沒有什麼好惡,誰能讓咱們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咱們就喜歡跟誰。你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咱們沒理由不喜歡跟你。其實你不知道……想跟著你打仗的人還多著呢!”
後來我才知道李長彬這話說得不假,因為有許多找不著部隊插隊的兵紛紛要求調入我排……話說在這時代咱們打仗的還真有許多人找不到部隊,一個是因為指揮混亂,另一個是因為地形不熟,再加上我軍通訊裝置極其落後……所以許多戰士都跟部隊走散了,這些走散的部隊又不可能回國做逃兵,於是就近跟著一個部隊插進去就是了,反正都是打仗,反正都是跟越鬼子拼命,在哪個部隊還不是一樣?
而且這些插隊的兵還個好處,那就是比較自由,比如今天進了我軍,明天又知道自個部隊的下落了又可以離開我軍去找自已的部隊。於是就有些插隊的兵鑽了這個空子,先退再進……在進來的時候就點名要求去二連二排,二排進不去能進二連也成。
正好我連隊不是在這次戰鬥又損失慘重麼?於是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補充滿員了,就連打得只剩下七個人的一排也編得滿滿的,甚至還有人要往裡頭擠……
當兵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像李長彬說的那樣,誰能讓他們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他們就願意跟誰。
正文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nb)
二排長是我。
三排長也是早就認識的外號叫步槍的粱連兵。他本來是我們的三班長,只是因為其軍事素質過硬在戰場上表現不俗……不過說實話這個“不俗”跟我比起來還是差了點,他是因為槍法好在戰場上多打了幾個越鬼子。於是在三排長犧牲之後就順利的當上了三排長。、
這樣一來也不知為什麼的,我心裡突然安定的許多。
這應該是因為組成二連的骨幹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人,比如刀疤、比如粱連兵……我知道他們都是有本事能打越鬼子的人,而且跟自己關係都不錯,於是心裡就踏實了。
有時在戰場上這種踏實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你對自己的友軍有信心,知道他們不會輕易的被越鬼子擊潰,也知道他們會在必要的時候增援你,這就足夠了!
閒著沒事的時候,我把我們隊伍的這些骨幹尋思了一遍,發現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打仗幾天後提拔起來的。
這不?除了刀疤穩坐排長的位置,其它所有人都是新換上來的。
導致這現像的,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戰士們傷亡太大,以致於指揮人員大量的更換。另一個,則是因為我軍部隊在和平且動亂時期太久了,導致部隊指揮人才缺乏,大量的基層幹部不合格,於是當這支部隊走上戰場要接受血與火的考驗的時候,就必須要更換有能力有膽識的幹部來擔任指揮。
這時我不由想起了老頭常常說的一句話:“戰場就是個篩子啊,把中看不中用的篩掉……留下的都是有用的!”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老頭這話,甚至還對老頭這話不屑一顧,現在想起來……就覺得***還真有道理!不只是有道理,簡直就是真理!
在隊伍裡唯一陌生的反而就是連長,不過連長看起來白白淨淨像個書生,為人卻很隨和也很低調,於是沒幾下就混得熟了。
其實陌生的還有指導員,他同樣也是上級指派的,只不過比羅連長遲來了一步。
我們原本的指導員嘛……在上次戰鬥中受了點傷,因為傷情不嚴重所以上級原本指望他傷好後歸隊,只是發生了這事後……上級就有點擔心了。
雖然我不知道詳細的情況,但不用知道也可以想像得到。這指導員可是抓部隊思想工作的人哪,如果是以前的話沒有指導員還好。反正現在是在戰場上,不是有句話嗎?叫槍聲沒響聽指導員的,槍聲一響就聽連長的。
可咱們在這戰場上有哪一天沒打槍的?天天都在打仗,就連休整的那天還要被越鬼子特工給偷襲。打完仗吃完東西后就都快累得趴下了,指導員還有功夫做思想工作麼?咱們中的許多人連指導員的臉還沒認熟呢!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上級認為我們部隊這次“兵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思想工作沒有做到位,於是根本就等不及指導員傷愈歸隊,直接就從指揮部調了一個指導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