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下,炸橋炸路顯然又是沒有意義的,那隻不過是噁心一下越軍工兵罷了。
“我看。還是尋找越鬼子炮兵陣地吧!”趙敬平說:“現在老山正面的越軍因為知道我軍炮瞄雷達已經撤出戰場,所以又有抬頭之勢,我們就在這時候壓一壓他們的囂張氣焰。”
這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是因為這的確有戰果,哪怕是能夠炸燬越鬼子的幾門小口徑火炮,那也是對越軍造成傷害對我軍一線部隊的增援。
另一方面,以越軍炮兵陣地為目標的滲透任務相對簡單。原因是在執行這個任務的時候,偵察大隊隊員不用靠近越軍炮兵陣地,他們只需要老遠的潛伏著,然後引導著炮火進入指定位置也就可以了。甚至連身份都不致於暴露。
但是……
“這要是在以前,以越軍炮兵陣地為目標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說:“但是現在。在7。12戰役之後,一方面越軍炮兵已經被我們給打得服氣了。就算現在有所抬頭那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另一方面,要想打擊越軍炮兵或是擊毀其火炮,對炮瞄雷達來說只是幾秒鐘的事,而我們卻還要偵察大隊冒著生命危險去執行這樣的任務……這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我想就算是戰士們也會有這樣的心理,以前這麼做那是因為沒辦法,現在只要炮瞄雷達一開機就能全面輕鬆的壓制越軍炮兵嘛,那何苦還要滲透偵察。
“更何況。”我接著說道:“自7。12戰役之後,越軍炮兵已經遭到重創,其炮兵想必已經不成規模……”
說到這裡我就將目光投往魏參謀。
魏參謀很快就點頭肯定了我的說法:“據我們的情報來看,在我軍正面的越軍炮兵大慨只有一個團,而且大多是可以快速移動的迫擊炮。”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越軍也會擔心萬一中**隊什麼時候再把炮瞄雷達偷偷的運上來怎麼辦?所以越軍大口徑遠端火炮沒有多大的生存能力,反而是那種可以用邊三輪牽引的大口徑迫擊炮實用得多。
“所以……”我說:“在這種情況下,越軍炮兵比較分散,分散就決定了我們的戰果不會大,同時其炮兵陣地是隨時機動,這就決定了偵察到他們的炮兵陣地有相當大的難度。簡而言之,就是難度大、危險高、戰果小。戰略意義也不大。”
“當然。”見幹部們頻頻點頭,我就接著說道:“我們組建偵察大隊的目的並不完全為了給越軍造成多大的損失,而是為了牽制越軍特工。所以有些同志認為戰果並不重要。但是我們說,如果偵察大隊沒有一定的戰果。或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話,那麼就無法給越軍構成威脅,自然也就無法牽制越軍特工,所以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
“營長說得對。”教導員贊成道:“如果只是隔靴搔癢,或者因為炸燬有限的幾門火炮而讓偵察大隊自身處於危險中,還有可能不僅不能起到震攝的作用,反而還會讓越軍特工笑話。”
這倒也是實情,要知道越軍特工偷襲的目標是我軍的炮瞄雷達。而我們的目標卻是對我們來說唾手可得的越軍火炮……
“所以。”最後我下了結論:“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越軍指揮部或者軍火庫為目標!”
這兩者的價值顯然要比越軍火炮要高。
越軍指揮部就不用說了,這可是炮瞄雷達找不到的東西,而且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偷襲越軍指揮部都能對越軍士氣甚至是人才方面造成嚴重的打擊……一批好的指揮官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訓練出來的,也不是從蘇聯可以要得來的。
至於軍火庫,這對越軍來說就意味著勞民傷財。
眾所周知的是,越軍交通不發達……這其實跟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有關,我軍從越南撤出時那是一路撤一路炸橋炸路。在今後的幾年裡,雖然越軍因為邊境的戰事需要不停的在邊境一帶修橋修路,但一來因為越南窮經費不足。二來則是因為這一帶的氣候旱雨分明,在旱季修起來的橋和路,雨季一來沒幾個月就被沖垮了。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軍當初炸得太兒狠了。數十公里的路,不管是橋還是路,不管是公路還是鐵路……一慨進行毀滅式爆破,就連路基、橋基都不放過,這使得越鬼子要修復都難。
這也是這幾年,一線的越軍補給嚴重短缺的原因之一。
就像之前所說的,越軍一般情況一餐只吃一碗白米飯,連菜都沒有,我軍的罐頭或是壓縮餅乾對他們來說都是難得的補給品。這些東西他們都要用子彈殼製作起來的手工品跟我們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