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使其工業和裝備都十分落後,雖然擁有龐大的軍隊但在一戰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之後蘇聯就決定重點發展重工業,尤其是機器製造、金屬工業這些百分之八十跟軍工相關的工業……事實也證明這個國策是正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就是因為擁有強大的工業而在短時間內生產了大量的坦克並在戰場上起到了決定勝負的作用。
於是這就更堅定了蘇聯發展重工業的決心。
但這樣的工業結構也是有問題的,那就是輕工業和食品工業被冷落了,於是直接導致物價高昂百姓生活壓力很重。
相反,中國這時卻處在輕工業為主的階段……這才剛剛開始發展嘛,重工業沒有那資金也沒那技術。
所以這時代中蘇兩國在經濟上其實是一個互補關係的,也就是說蘇聯與重工業相關的商品價格相對便宜,而輕工業相關的商品價格卻貴,而中國卻恰恰相反。
等等,隨即我很快就想到……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我不能先一步利用這一點賺一筆?(未完待續)
正文 第六十一章 空手套白狼
“楊先進同志!”從張司令那回來的時候我馬上就拔通了楊先進的電話:“目前我們還剩多少資金?”
楊先進沉默了一會兒,就回答道:“如果把部份欠款緩一緩的話,手頭上大慨還有十幾萬吧!”
“只有十幾萬?”我不由皺了皺眉頭,十幾萬在這時代雖說也不是個小數目,但如果要進行中蘇間的國際貿易的話顯然是不夠的。
想了想,我就說道:“這樣,先進批發公司的工作照常進行。玉米倒賣的人手就一分為二,一部份在國內打聽廉價的食品比如罐頭之類的商品和有意向進口重型機械的買家。”
“這倒不困難。”楊先進接嘴道:“我們在做玉米倒賣的時候就有派人四處打聽玉米行情,而且我們公司的人都是全國各地的兵,只要放他們回去打探訊息就可以了。”
“嗯!”我相信這一點不會有什麼困難,要知道先進批發公司還有一大批偵察兵出身的專門打聽衣服等商品價格或有價值的商業資訊的,讓他們去打探這些訊息那還不是太簡單了。
“另一個部份!”我說:“我看就由你親自負責吧,帶幾個機靈的、能打的,有可能的話再找一個會俄語的去蘇聯走一趟。”
“去蘇聯?”聞言楊先進不由吃了一驚。
“怎麼?有困難?”
“營長!”楊先進回答:“要找個會俄語的倒不難,我幾個老戰友都會俄語,我自己也會一些。但是這去蘇聯……”
楊先進這話我倒是不意外,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那是中蘇蜜月期全民學習俄語,甚至還有不少幹部有去蘇聯進修學習的經歷,所以他們會幾句甚至能跟蘇聯人交流那一點也不奇怪。
“蘇聯還是我們的敵人對吧!”我笑道:“現在形勢又不一樣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啊!”
“這個我知道。”楊先進回答:“我也不是怕去蘇聯,就算蘇聯還是敵人也沒什麼好怕的。可是這去蘇聯……做什麼呢?”
聞言我就覺得自己有些小看楊先進了。畢竟他也是當兵走過來的,這點膽識和魄力還是有的。
“你們要做的事就跟國內的那部份相反。”我說:“你們是尋找食品類的買家。以及重刑機械的賣家。”
“哦!”聞言楊先進很快就明白了:“營長的意思是跟蘇聯人做買賣?”
“對!”
“可是……”楊先進有些遲疑的問道:“這能行嗎?我的意思是說……咱們可是欠了一百多萬,目前拖一拖還成,但時間一長……”
我明白楊先進這話的意思,他是在擔心“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我們跟蘇聯做買賣能賺錢,但這也應該是個長期的過程,而我們現在的債務卻在眼前是火燒眉毛的事了。
但對此我卻很有信心,我解釋道:“是這樣的。據我所知蘇聯主要是以重工業為主而輕工業卻只佔很小的比重,有句話叫物以稀為貴,按這話來理解的話,那蘇聯應該是與重工業有關的產品便宜與輕工業有關的產品貴,而我們中國卻恰好相反。這如果是在其它時候,這差價還不一定有多大,但現在卻是一個特殊時期,原因就是中蘇交惡數十年,貿易也中斷了數十年,所以這差距很有可能會是個天文數字!也就是說。現在我國與蘇聯剛剛恢復貿易,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商機。”
“哦!”楊先進很快就明白了。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