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
緊接著又是一陣連著一陣的炮彈的呼嘯,一發發炮彈從我們頭頂上越過然後狠狠地砸在身後的各個目標。
這是敵人的遠端炮火……從那些炮彈的落點來看,越軍炮兵大多都是有目標的進行火力覆蓋。
比如有些炮彈直接砸向隱藏在二線的高shè機槍陣地……這些高shè機槍陣地是我軍二線戰士費盡力氣構建的,其作用可想而知:它平時是隱藏在樹林或草叢中,而且一般情況下不開火,只等著像這樣的大戰來臨越軍衝上山頂陣地時,它們才會掀開偽裝發揮作用。
如果能等到那一刻就痛快了,因為高shè機槍shè程遠,所以二線的戰士們完全可以在另一個高地上的為我們提供火力支援,換句話說也就是不管有多少越軍衝上來……都只有被這些高機打成打截這一個結果。
另外就是一些半開放式的坑道,這些坑道同樣是用於對一線的高地進行火力掩護的,區別是這是用於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作戰時,迫擊炮手可以在這種半開方式的坑道朝外**,一旦遇到敵人的炮火還擊,扛著迫擊炮後退兩步就可以縮排坑道防炮,十分靈活方便。
只惜的是……因為情報的洩漏這些陣地根本就無法發揮作用,兩下就被越鬼子的炮彈給敲掉了。
也許有人會說……咱們不是事先都知道情報洩漏了?為什麼不把這些火力點進行轉移呢?
這就是咱們的苦處:這火力點一轉移就很有可能引起越軍特工的懷疑,我們能做的……就是事跟駐守在這些火力點的戰士通個氣,讓他們一有情況就馬上轉移。
所以,我相信越軍炮火炸掉的也只是一些空無一人的火力點。
還有些炮彈是炸在我軍後方的公路上……這部份的炮彈雖然不多,但卻是連綿不斷,甚至從白天一直打到晚上,以每五分鐘三到五發的數量在公路上不間斷的打。
這就是所謂的炮火攔阻,其目的很明顯,用炮火炸斷我軍的交通……這樣做的結果,一是可以讓我軍無法撤退,二是讓我軍無法得到增援和補給。
戰士們都被這一幕給驚呆了,打過仗的他們都知道,越鬼子炮兵這一炸似乎就將我們完全孤立了。
“他娘滴!”刀疤是個明白人,一看到越軍炮火的炸點就知道發生了什麼,於是狠狠地罵道:“不是說情報沒有洩漏嗎?怎麼越鬼子這炮打的都跟長了眼睛似的?”
我在旁邊給刀疤使了個眼sè,說道:“好戲在後頭呢!”
“啥?好戲?”刀疤不由一愣,不過很快就明白我話中的意思露出恍然大悟的神sè。
“嗚……”幾分鐘後,當越軍遠端炮火轟得差不多了,這時才發出一片更為尖銳刺耳的嘯聲。
有過戰鬥經驗的我們都知道……遠端炮火的炮彈因為大,所以嘯聲就會更響亮、更厚實一些,而迫擊炮炮彈因為小,而且帶著尾翼,所以它的嘯聲就會顯得尖銳刺耳。
遠端炮彈是用來炸我們後方火力點的,那迫擊炮彈呢?其目標無疑就是躲在反斜面後的我們了。
於是戰士們全都很有默契的往坑道里一縮……接著就聽到坑道外一陣緊過一陣的爆炸聲。
這是越軍在進攻前的老把戲了,迫擊炮因為仰角大,可以輕鬆的越過山頂陣地而打到反斜面,所以在坑道戰中用得十分普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帶上來兩門迫擊炮的原因。
就像這一回,越軍同樣也是利用迫擊炮將我們逼回坑道內,然後他們就乘著這個時機佔領山頂陣地搶得戰爭的主動權。
所以接下來的戰事幾乎就可以想像……等外面迫擊炮的爆炸聲停下來的時候,我們也差不多被山頂陣地的越軍封鎖在坑道里了。
但這只是越鬼子一廂情願的想法……等迫擊炮停下來時,我們並沒有馬上就衝出坑道與越軍作戰,而是按照羅連長的命令引爆了幾顆埋在山頂陣地上的地雷。
隨著“轟轟”一連串的爆響,山頂陣地上就傳來了一片慘叫。
那些地雷是工兵部隊前幾天才給我們運上來的66式定向雷……這種地雷是專門用於反步兵用的,該雷雷體的前面部分是800顆嵌在一個塑膠容器內的鋼珠,其後才是炸藥,可想而知這麼一炸……那鋼珠就像子彈一樣呈一個扇形噴shè而出。
當然,一個地雷裡要裝800顆鋼珠就意味著這鋼珠不大,每個直徑只有1。2mm,也就是差不多隻有鉛筆蕊那麼大。這個直徑也就意味著其殺傷力不大……
只是地雷這玩意,往往就是殺傷力不大才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