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港的要求也就高了……不過好在越南這地方的地形比較複雜。楊傑看著地形很快就為坦克和汽車部隊找到了一個倉庫……這個倉庫是位於518。6高地山腳下的一個大山坳中,三面環山,南面連著518。6高地的反斜面,西面有一個能容兩輛坦克並排出入的出口通往桐棉。當然,現在的桐棉早已是一片廢墟了。
換句話說,這個山坳幾乎就是各個方向的炮彈都打不到的天然避風港,也難怪越鬼子會在這裡建上一個倉庫了。
只是當楊傑把這倉庫的大門用推土機頂開時就不由驚呆了……
“營長!”楊傑在步話機裡對我說道:“你該來這個倉庫看看?”
我一聽楊傑這話就知道有意外的收穫了,於是丟下趙敬平幾個參謀……他們這時正忙著跟黃軍長聯絡並報告情況呢。帶上兩個警衛員跨上吉普車就朝那山坳開去。
沒過幾分鐘吉普車就在倉庫門前停了下來,楊傑等人趕忙出來把我迎了進去,隨著楊傑的一聲令下,兩部推土機的大燈同時開啟……霎時一部部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蘇式裝甲車和坦克就出現在我的面前……
坦克是我們熟悉的t62,裝甲車是輪式裝甲車,至於是什麼型號的我就沒有研究了,後來才知道是蘇式的btr…60,蘇聯在76時就已經用btr…70來取代60了,所以就把這種相對來說較為落後的60用來增援越南。
可是這裝甲車雖然對蘇聯來說已經是落後的一代了,對於我國和越南來說還是相當的先進
我不由張大個嘴巴半天也沒反應過來……轉頭問著一旁滿臉喜色的黃建福:“檢查過了沒有?都是好的嗎?”
“只來得急檢查了兩輛!”黃建福點了點頭:“是好的。其它的應該也都是好的!”
“還有這樣的好事……”我有些難以置信的走上前去,直到摸著了那坦克冰涼而堅硬的裝甲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怎麼回事!”我說:“越鬼子的機械化步兵營不是都去增援祿平了嗎?這裡怎麼還會留下這麼多的裝備!”
“營長!”黃建福回答道:“我剛才大慨數了下。這裡有三十幾輛裝甲車,六輛坦克,剛好裝備一個營……所以我就想,這些裝備是不是越鬼子留給坂旺的駐軍的!”
“哦!”被黃建福這麼一說我就有點明白了……越軍這麼做的確是他的道理的,戰爭嘛,忌諱的就是所有的裝備都剛剛好,有時必須要有些冗餘才有辦法就急,這也就是部隊常常要有彈藥儲備的原因。
就比如說現在,如果坂旺地區沒多存放一些裝甲車……那麼一旦一個機械化步兵營被調走執行任務,那麼坂旺地區的訓練就沒法正常進行了。
但如果還有一個營的冗餘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而且這麼一來坂旺地區的戰鬥毫無疑問的就靈活得多,比如一旦中**隊進攻得太緊了,還可以用冗餘的裝甲車裝備一支部隊突襲中**隊的側後,或者如果被包圍了還可以用裝甲部隊突圍、撤退等。
不過只怕越軍沒有想到是……這批裝備他們還沒來得及用就落到我們手上了!
“唉!”隨後黃建福嘆了口氣說道:“只可惜這些裝甲車都是輪式的……”
我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我們國家這時代的人對於裝甲車更偏重於像坦克一樣履帶式的,認為那種裝甲車的越野性還有防護性都要比輪式好……這一點的確沒錯,履帶式的裝甲車在跨越戰壕或是敵軍工事時的能力是輪式裝甲車沒法比的。
但是……
在裝備方面應該是“術業有專攻”,對於跨越戰壕之類的事有坦克去做嘛,裝甲車的主要作用還是搭載步兵為步兵提供掩護,所以更應該強調的是機動性……這一點履帶式裝甲車就沒法比了,輪式裝甲車在公路上甚至都能跑八十碼……再加上這時代的坦克火控系統還沒高度發展,打快速移動的目標有失準頭,於是輪式裝甲車的速度特性就更是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了。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裝甲車的裝甲普遍較薄,厚一點薄一點都受不了坦克、火箭筒甚至是高射機槍的掃射(德什卡式高射機槍發射穿甲彈可以在100m的距離內擊穿20mm的裝甲),那為什麼不增加機動性呢?
所以在戰場上有時並不是裝甲越厚就越安全,而是需要根據戰場上敵方武器的綜合效能,有針對性的使用一種最合適的裝備。
這也是我國現代裝備的92式步戰車就採用輪式的原因……反觀韓國號稱亞州最先進的k21履帶式步戰車……因為片面的追求火力和裝甲,結果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