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怎麼能做到這麼快?”
“對啊!有什麼密決嗎?”讀書人也十分好奇,還有他手下的那些有點文化的學員也十分好奇。
“密決是有的!”伍營長點了點頭,反問道:“你們做加法、乘法是從哪邊算起?”
“那還用問!”梁連兵回答道:“當然是從左往右算啊,要進位的嘛!”
“我們是從右往左算的!”伍營長說:“我們是一邊算一邊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報數的時候其實還沒算完,所以你們在聽到我們報數的時候,實際上在這同時我們也在算……”
一聽到伍營長這話我們就不由愣了,特別是對於像讀書人這樣有些文化程度的兵……這可是徹底的打翻了我們從小的教育和計算習慣啊!
不過想想這一招也還真行……比如加百位的時候就先看看十位有沒進位,沒進位直接給出得數,有進位就在得數上加一,然後報一個數字,接著再報一個數字,等報完了也就算完了……這樣當然會比一個一個加最後再報出數字來得快了。
看來這戰場上的東西就是跟和平世界裡的不一樣……戰場那種非生即死的環境可以把許多東西都往速度和效率的極端上逼。
“營長……”這時粱連兵就不由有些犯難了:“你說……我們這能學得會嗎?”
“這話跟我說幹嘛!”我說:“你跟越鬼子說去啊……到了戰場你去跟越鬼子講,我沒學會報座標,你們別打我……”
“哄”的一聲,戰士們就笑成了一團。
“全體都有!”我下令道:“學會的排分三門榴彈炮,每班一門,學快的另加一門,學不會的就把炮分給別的部隊!”
“是!”戰士們應了聲。
雖然戰士們知道要做到算得又快又準很難,但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榴彈炮的獎賞之下他們也樂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試一試、拼一拼。
在這其中讀書人的一連看起來似乎是有優勢,畢竟他們有底子嘛……其實事實卻並非如此,原因是有文化底子的人都有從左往右算的習慣,而想要改變這個習慣卻是很困難的,反而是二連中許多連字都不識幾個的人,打這開始就從右往左算接著很快就適應了。
從這一點來說,有時候反倒是沒文化的人還更有優勢……
而且這其中還會出現一些極端的例子……刺刀你別看他孔武有力一副憨憨的樣子,對這心算可拿手了,二連裡算得又快又準的就屬他……甚至就連讀書人的一連也沒幾個人會比得過他。
一問原因,他就呵呵笑道:“營長,俺當兵前是殺豬的,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整天就是幾斤幾兩幾塊幾毛錢的,早就算習慣啦……”
好吧……算你狠!
而平時看起來十分機靈的小石頭……這時卻表現出這方面的弱勢。二連裡算得最慢的就屬他了,這使得剛當上二排排長的李佐龍急得直跳腳……二排排長原來是讀書人,他調任一連當連長後,李佐龍就憑著出色的身手和戰場上的表現當上了排長。話說這時代的人還是很敬佩那種會武功的人的,何況李佐龍的武功在戰場上也的確表現不俗,所以他當上排長沒有任何懸念。
二排的其它人也一直逼著小石頭算,以致於小石頭都到我面前來哭訴:“營長……我天生就不喜歡數字,何況咱們排裡有那麼多人會報座標,我就當步兵衝鋒還不成嗎?總得有人衝鋒打仗的吧!我不想給排裡拖後腿,就少算我一個唄……”
雖然他這話說得很對,但我卻不敢破這個例,因為一破這個例很快又會有下一個例,於是也只能無奈的安慰了他幾句後讓他繼續練。
規則就是規則,不容許任何人跳到規則之外,特別是對於一支要上場的軍隊來說就更是這樣。
後來聽說小石頭被逼得在吃飯、訓練的時候都在算,以至於睡著了還在報密位算座標,更神奇的是還有人在夢裡做出回應,更更神奇的還是……伍營長有一次去查房的時候驚奇的發現,他們在夢裡這報來報去的密位算出來的資料居然還會對!
伍營長對於我這種做法倒是有點意見。
他說:“營長,開始我還以為你只是說說……現在看來你還真要把炮‘獎給’步兵了,要知道這炮的精度不是很高,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打過去總會有誤差……所以炮彈需要一定的量才能起作用,這樣把榴炮一門一門的分給某個班,是不是不怎麼合適?”
“把榴彈分到班只是為了方便他們練習!”我說:“等座標練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讓他們練習引導炮火進行實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