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從步兵戰士們那瞭解到,越軍是步兵是佔著炮火的掩護和兵力上的優勢對我軍發起集團式衝鋒,這使得我軍戰士駐守的防線不被攻破則已,一旦被攻破基本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時的越軍已經殺紅了眼,一旦殺入我軍陣地之後就不留活口。
對此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設身處地的站在越鬼子的角度去想,要是我們的戰友之前被敵人炮火給炸得那麼慘,那麼一有機會的話也會幹同樣的事。
然而,這並不代表越軍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每往前跨出一步,就離死亡更近了一些。
我本來想咬著牙拒絕,但一想……演戲也不能演得太過火了,咱們就算要給越鬼子錯誤的資訊,但過了這麼久怎麼說也該存了一些炮彈了吧,而且我軍又有炮瞄雷達,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動手的話,那是不是太不合常理了?這樣也許反而會引起越軍指揮官的懷疑。
想到這裡我當即就答應了,不過還是像上回一樣,又是第門炮十發炮彈,消滅了越軍一個炮兵四個炮兵連之後就再次偃旗息鼓了。
時間間隔差不多,打的炮彈數目也一樣,越軍指揮官只怕就更加確信自己的計算和預估是沒有問題的吧。
戰後我才確信了這一點:越軍炮兵是預計我軍至少要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