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2 / 4)

小說:越戰的血 作者:雙曲線

,蘇軍指揮官也無從得知我們是否熟悉希傑奧山谷的地形,所以從他的角度來說……選擇不打也是對的!

於是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喘息的時間……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讓基地早已準備好的騾馬隊開始往山谷遠送補給,這些補給包括糧食、武器、彈藥等等……這時之前修的山路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想像。如果巴基斯坦通往希傑奧山谷的山路還是像往常一樣只有兩條的話,那麼蘇聯軍這隻要這麼一封……這封鎖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在山路旁的制高點處修築工事,要想經過山路就必須得打下制高點,再比如說在這山路上佈雷……這倒是又簡單又快捷的方法,就像阿杜扎伊說的,蘇軍的直升機是可以佈雷的,派上直升機把那地雷往山路上一灑……這條山路基本也就不通了。

但實際上卻沒有這麼簡單,原因是蘇聯的地雷也不適應阿富汗這裡的地形……蘇聯這時的用直升機布的雷有兩種,一種就是普通圓形。這種地雷比較重,這玩意要是在蘇聯用的話就沒什麼問題……因為蘇聯很多時候都是白雪皚皚。直升機把這地雷往地上一拋……地雷就天然的陷進雪地裡了。

但問題是……

阿富汗的地面大多是石頭,所以這地雷往阿富汗的地面上拋……那就是“叭嘰”一下摔個稀爛或當場就被引爆了……當場就爆的地雷那不叫地雷,那叫炸彈。而且因為它體積較大,所以就算沒摔爛也沒被引爆……一個這樣扁圓形的玩意擺在路中間就像禿子頭上的風子似的,誰還會往它上頭踩啊!

另一種就是蝴蝶形的,而且還是塑膠的,裡頭裝的是液體炸藥,金屬控測器控測不到……其爆炸的威力就是正好炸斷目標的腳掌……佩素爾就是被這種地雷炸傷的。

不過十分坑爹的是……這種地雷用的塑膠是清一sè的綠sè……這要是在蘇聯用的話就沒什麼問題,蘇聯除了雪地就是草地、森林了嘛……這綠sè的蝴蝶炸彈往裡頭一拋,還真是天然的掩護sè。

可是這裡是阿富汗……灰黃sè的土地或是石頭上躺著個綠sè的東西,有眼睛的都會看得到嘛!佩素爾之所以會被這玩意炸到完全是因為在夜裡,而且周圍還潛伏著許多的蘇軍不敢打手電……

所以蘇聯的地雷封鎖並沒有給我們造成太大的麻煩……據負責後勤運輸的趙敬平說,騾馬隊的游擊隊隊員們,就把那些地雷當作練槍法的目標……老遠看到幾枚地雷在路上,就摸下槍來“砰砰”幾聲……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軍的地雷也完全不夠封鎖我們的所有山路……這同樣也是由於蘇軍要封鎖的山路太多而後勤運送能力卻十分緊張的矛盾造成的。

事實上,後勤運力不足一直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一個弊病……

這時的蘇聯實際上是陷入了一個怪圈,為了要保護好後勤補給線,就要求有更多的裝備和更多的兵力,而更多裝備和更多的兵力又需要更多的給養,要運送更多的給養又需要更多的運輸工具和兵力保護……

這就使得蘇聯在入侵的阿富汗的整個過程都是處於給養不足的狀態……最後沒辦法了,蘇聯只能在不增加兵員的情況下考慮提升派往阿富汗士兵的素質,因為一名素質好計程車兵與一名素質差計程車兵……他們所以消耗的給養幾乎是一樣的,但好計程車兵明顯能提高整支部隊的戰鬥力。。)

正文 第 513 章 遷徒

因為我們修的山路較多,而蘇軍的兵力和補給卻嚴重不足的原因,使得蘇軍無法有效的對我們進行封鎖……事實上,整個阿富汗戰爭中蘇軍都無法對巴阿邊境及伊巴邊境進行有效的封鎖。

有蘇聯將領估計,如果要能有效的對這些邊境進行封鎖的話,那麼蘇軍至少需要50萬的兵力……但後勤補給線對蘇軍的制約又使得他們只能投入十萬的兵力,這種現實顯然與需求相去甚遠。、

於是很自然的,各種補給和彈藥就源源不斷的流進了希傑奧山谷……

只是讓我感到有些鬱悶的是……在這些補給的運送中有相當一部份是糧食藥品等物資,這些糧食和藥品不僅僅是給游擊隊的供給,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山谷內百姓的基本所需。

戰爭就是這樣……戰火燒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的工業農業就會被無情的摧毀,特別是農業……農業靠的就是土地,而戰爭卻是在土地上打的,希傑奧山谷這地方也不例外。

希傑奧山谷原本是種植莊稼的好地方,這山谷兩邊有幾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海拔一高就會有降雪,有降雪就會有水源,於是希傑奧山谷就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