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3 / 4)

小說:越戰的血 作者:雙曲線

來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去進攻那些空投到我們內部的空降兵,而是等他們來進攻我們!

這一轉變說起來雖然有些微不足道……不就是攻守易主嗎?兵力以及裝備的差距都沒變。

但這一轉變在阿富汗山區卻是非同小可……我們以前打越戰的時候,那是攻守雙方的兵力以二比一就差不多平手……但在阿富汗的山區,因為其地形崎嶇難行而且基本上沒什麼掩護……所以攻守雙方三比一能打平手就算不錯了。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如果在山口兩側的高地上佈下一個連,那麼蘇軍能用一個營的兵力拿下就不錯了。

“這麼說……”趙敬平看著地圖說道:“我們這就是要把力量分散到每個節點上去了?”

“對!”我點了點頭:“根據我們以往與蘇軍戰鬥的經驗……蘇軍用在我們這個方向上的兵力不會太多,就像上次一樣……蘇軍總共才在希傑奧方向投入三千人。是蘇軍兵力不足嗎?他們的兵力的確不足,但相當於總人數有十萬的蘇軍來說,再多投個一千、兩千也算不了什麼……他們為什麼不這麼做呢?原因是喀布林到希傑奧的補給困難,他們再多投一點部隊……他們很有可能會超出他們後勤運力的上限,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做好準備,完全有能力守住這個希傑奧山谷!”(未完待續……)

正文 第 515 章 稜線工事

既然在戰略上已經把防禦重點定在了山口,那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發展山口的防禦就是了。

對於這一點又是我們這些中**人的強項了……

我說這話也許有些大言不慚……咱們是中**人嘛,對阿富汗的氣候地質什麼的,不可能會有多少了解,就算在這打仗打了幾個月有些瞭解……那也不可能會比阿富汗人更瞭解!

但是構築工事這個東西……對地形的瞭解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知道該怎麼構築才能更好的發揮各種武器的xing能,知道這工事怎麼弄才能更好的防炮、防空、反步兵……

要知道咱們都是打過仗的,不僅打過仗還挖過貓耳洞的,不僅挖過貓耳洞還是在越南那種cháo溼鬆垮的泥土上構築過工事的。

從地質這方面來說,在阿富汗構築工事會比在越南簡單的多……原因是越南過於cháo溼,那土雖然好挖但沒兩下就垮了,特別是在雨季,有時挖好一個戰壕根本就沒用,下個兩天的大雨裡頭就全是水,而且也塌得不成樣子根本就沒用。

阿富汗這方面就好太多了……雖然挖工事比較困難,原因是土太硬……這是由長期的乾旱造成的,試想……一片土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沒有雨水的滋潤那會是個樣子。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修建起來的戰壕反而更夯實、更耐用,構築起的坑道也會更牢固、可靠……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考慮排水了,更不用擔心坑道里會被雨水給灌滿了或者因此而倒塌了。

當然。考慮到我們所構築的坑道必須得防空、防炮。所以必須得用原木支撐著……這要是在別的地方還真做不到。阿富汗的山……那是光禿禿的幾十裡都看不到一棵樹……但希傑奧山谷卻不同,這山谷裡有河,有河就方便灌溉,方便灌溉就會有大片的植物,所以那森林也是這裡一片那裡一堆的,砍了就可以用上。

甚至還可以說這裡的樹木特別的結實……這同樣也是跟阿富汗燥熱的天氣有關……我們小學語文課本有過一篇課文,說的就是樹木的年輪,如果有一年是乾旱。那麼那一年的年輪就會特別的窄,如果那一年的年輪特別寬,就說明該年的雨水特別充足。

但是……如果年年都是乾旱呢?

結果就是這樹長得慢,每一年的年輪都窄,也就是密度大枝幹特別結實……別看它只有小腿粗的一根,卻得用斧子猛劈好幾下才會斷,拿在手裡也是沉甸甸的。這用於構築坑道工事就是上好的原料了……坑道的特點就是要求結實。

再加上戰士們在越南時就有許多構築坑道的經驗,於是這會兒就可以大顯身手了……拿著斧子手把手的教那些游擊隊隊員構築a型工事、t型工事……還有什麼側shè火力、倒打火力等等。

這其中比較麻煩的就是防空、防炮……

防炮方面還好……我們在越南戰場上構築的工事也是可以防炮的,首先要考慮下敵人的火炮大慨是從哪個方向打來的,然後再在其反斜面或是炮火的死角里構築工事。這樣敵方的火炮就很難威脅到我們的工事了。

但問題是阿富汗戰場跟越南戰場不一樣……越南戰場上咱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