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3 / 4)

小說:越戰的血 作者:雙曲線

到……他們有的是錢!

至於那空中力量嘛……一方面是這種打法對游擊隊的傷害極其有限,這時候蘇聯方面的空中力量還十分薄弱……主要原因是空中力量會給後勤補給帶來十分沉重的負荷,比如直升機……這玩意打出去的子彈、導彈和油料都需要後勤補給,粗略估計一個直升機團每天需要的補給都達到近400噸,而因為阿富汗沒有鐵路而且還是個內陸國家……內陸國家就無法使用海運。所以補給完全靠汽車運輸,於是每天能從蘇聯運送來的補給能達到1500噸就不錯了。

那麼很自然的,蘇聯軍隊為了保持大量的裝甲車、坦克、步戰車、汽車以及士兵的補給,就必須儘量減少後勤的負擔,也就是減少空中力量的使用。

這也是符合蘇聯入侵阿富汗第一階段的國情的……第一階段蘇聯要面對的是阿富汗政府軍,要攻陷並佔領接著駐守的是阿富汗城市和交通線。所以當然要以陸軍為主。

於是這時蘇軍與阿富汗政府軍的空中力量總共才不過幾十架次……具體有多少架我無從得知,因為就連拉吉爾也不知道,他知道的是蘇聯裝備阿富汗政府軍的直升機還不到十架。

十萬的阿富汗政府軍……直升機還不到十架,可想而知這空中力量有多薄弱了。

另一方面則是我們自己本身就沒有防空武器……咱們帶的可都是些步槍、火箭筒、迫擊炮之類的玩意,就算我們想拿蘇軍的空中力量開刀也毫無辦法。

也就是說……蘇聯軍隊雖是名為掃蕩,但對游擊隊卻可以說是無能為力。

另一方面游擊隊對蘇聯軍隊也無能為力……開玩笑,蘇聯軍隊手裡多的是炮兵、裝甲兵和各種重武器。游擊隊只要一走出山區只怕就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了。

那我們還進入阿富汗幹嘛……

我們要的是打一場仗立威不是?但這樣的情況還進入阿富汗……只怕也會落得像游擊隊一樣的下場,就是在山區裡躲避蘇聯軍隊的搜捕,根本不敢與蘇軍硬碰硬。

會議室裡的幹部們也都是知道這些……所以個個議論紛紛討論著這個問題,但討論來討論去,誰也拿不出一個可行的計劃。

“營長!”趙敬平在旁勸說道:“鑑於是這麼個情況……我認為蘇聯的掃蕩對游擊隊的威脅並不大,再加上哈桑這些人的訓練才只有一個多月,各方面都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們是不是……再等一段時間!”

“是啊營長!”張作亮也贊同趙敬平的觀點:“我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就算去了只怕也找不到戰機……”

“不!”我搖了搖頭。

我知道趙敬平和張作亮這是在找臺階給我下,剛才說要打現在又沒得打……但我卻有另外的考慮。

“同志們也都知道……”我說:“最好的訓練就是在戰場上,所以這一仗不僅僅是為了立威,對訓練也有好處。更何況……我們自己都沒有進入過阿富汗戰場……我這裡說的是阿富汗戰場,我們雖然都有打過仗,但打仗的地方卻是越南,是潮溼的越南……戰場不一樣戰術也就會跟著有所變化……這個變化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熟悉戰場……那又怎麼能訓練阿富汗兄弟或是給他們提出意見?”

“營長說的對!”教導員點頭贊同:“雖然越南戰場與阿富汗戰場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多山,比如環境惡劣,比如還是打我們擅長的游擊戰。但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植被,比如水源等等……這都決定了阿富汗戰場的不同。戰術、戰略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是會隨著地形、氣候等外界因素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熟悉這些,那在將來指導阿富汗游擊隊作戰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犯下錯誤,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

“沒錯!”我說:“所以進入阿富汗作戰已經是刻不容緩,現在正好也有這個機會……就算我們抓不到戰機,也可以身臨其境的體驗下阿富汗山區的環境,這樣才能在今後的戰鬥中有的放矢,不至於不瞭解情況的亂指導一通……”

“對!”粱連兵在後頭接了一句:“就像反擊戰時……許多指揮員就是不瞭解情況亂指揮,我們不能犯這個錯誤讓阿富汗兄弟遭受損失!”

“說的對!”羅連長也點頭說道:“我們犯下的一個錯誤,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游擊隊同志犧牲許多性命,馬虎不得!”

……

在戰士們說著這些話的時候,我明顯就看到阿富汗人包括哈桑在內眼裡閃出感動之色……我知道他們這眼神代表著什麼,在阿富汗這個地方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