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越軍火箭筒射手可以說根本就不需要瞄準就能擊中公路中間的裝甲車。
但可惜的是越軍根本就沒探擊身子來射擊的機會,我軍持續不斷的火力已經把他們死死地壓在掩體裡。偶爾拼死探出身的越軍也很快就被我給清除了。
擊斃了這名火箭筒射手後,我隨手又朝那岩石後拋去了一枚手榴彈……狙擊槍能擊斃越軍,但卻無法打敗火箭筒,更何況我還知道在火箭筒射手旁邊往往還會有一名副射手……
果然不出所料,隨著“轟”的一聲爆響揹著火箭彈的副射手就被炸翻出來。
我這個動作其實也是戰士們的打法……子彈是打直線的,也就是說越軍只要躲藏在合適的掩體裡,就算我們的火力再猛也無法將他們擊斃,有岩石或是土堆擋著嘛,而且那些岩石和土堆是又厚又硬,就算是裝甲車上的高射機槍都無法穿透他們擊中躲在其後越軍。
但子彈卻可以把越軍給壓在掩體裡無法動彈……壓制住後就是手榴彈派上用場的時候了,於是一排排手榴彈從戰士們手中甩了出去,將越軍一個個的從藏身處炸了出來。
不過這也有對我軍不利的地方……手榴彈炸出的硝煙和塵土很快就瀰漫了整個戰場,這使我們更難發現越軍的藏身處和動作,反而是我軍裝甲車因為亮著車前燈給越軍提供了很好的目標。
我也發現了這一點……但卻又無可奈何!
關燈嗎?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裝甲車的目標太大了,而且它就在公路上行駛,再說了……裝甲車還有“隆隆”的馬達聲以及一道道高射機槍打出的火光,即使關了燈也一樣明顯……那還不如不關燈,這樣還能多一點光線讓我們更好的用火力壓制敵人。
不過這也是需要代價的,代價就是敵暗我明……於是有些地方就必然會有所遺漏,就在我們不斷的用手中的步槍和手榴彈交替地壓制著兩側的越軍的時候……左前方一個岩石後突然發出一聲火箭彈特有的尖嘯聲,接著開在最前方的那輛裝甲車就爆出了一片火光……
見此我不由暗道一聲不好……因為排頭的那輛裝甲車被擊中時恰好在拐彎,也就是幾乎是橫在我們的面前擋著我們的路!
正文 第 426 章 押送(五)
這時我不禁暗暗佩服了下那名越軍火箭筒射手……
原因是排頭的那輛裝甲車可以說是已經突破了越軍的封鎖線……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在突破封鎖線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放鬆警惕,這使得那輛裝甲車上的機槍手甚至還掉轉了槍口用火力為後面的隊友提供掩護……
但沒想到的是恰恰是在這個位置還有一名越軍火箭筒射手潛伏在路旁。冰@火!中文
顯然,這名越軍火箭筒射手在其它越軍都忙著在公路兩側尋找掩體的時候……他就獨自一人後撤了幾十米然後再偷偷地在岩石後潛伏著……他的潛伏陣地也堪稱完美,其它越軍都是潛伏在岩石後頭,而他卻是潛伏在岩石的左側……
潛伏在左側按常理來說並不能隱藏自己……因為咱們裝甲車隊往前一運動然後把頭一歪就能看到他了!
但問題是……我們是沿著公路前進的,岩石的左側正好是我們所有人視線的死角,而且裝甲車的觀察範圍也有限,就算目標就在旁邊往往也無法發現,跟隨在裝甲車後面的步兵的視角又被岩石給擋著……於是他就能不慌不忙的瞄準裝甲車然後扣動扳機……
這一來我們就再次陷入了窘境……如果我們不能迅速從這裡突出去的話,那麼我們就很可能會被困在這裡這裡並一直處於敵暗我明的狀態下與越軍對抗,雖然我們在火力上還是佔有優勢……但子彈總有打完的時候。
就在我們大感頭疼的時候……就發現我們其實並沒有被困……因為這時那輛被擊中的裝甲車已經再次開動了,而且離開公路朝越軍的方向衝去……
戰後我認真回憶了這一幕,覺得應該是那枚火箭彈是擊中了裝甲車的中部……btr裝甲車這東西。駕駛員是在前部,發動機是在後部……中部偏前的位置是控制炮塔的機槍手,其它地方都是用來裝截步兵的空艙。
所以儘管那枚火箭彈擊中了穿甲車發生爆炸並燃起了大火,但卻沒有給裝甲車造成太大的傷害……駕駛員在被震懵了之後很快就反應過來,意識到裝甲車已經中彈著火。
這時候駕駛員完全有時間逃生的……但他卻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把裝甲車駛離了公路並衝向敵人的陣地……
他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不讓裝甲車擋住我們軍隊的去路。二是衝進越軍的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