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枝,倒是大好機會。
符太皇太后已經喚來人:“走吧,我們出去宴會上。等再過上兩個月,就是好時機了。”
潘太皇太后正要應是,門外傳來急促的聲音:“啟稟太皇太后,八百里加急軍報,邊關告急!”
符太皇太后身子晃了晃,急忙讓人進來。
算著時辰,兩宮太皇太后該出來了,但久久不見,眾人心中都覺驚訝,但並沒表現出來,依舊等著。
過了許久內侍才出來,身後卻是潘太皇太后不見符太皇太后。眾人雖然驚訝,還是起身行禮,恭迎太皇太后。
潘太皇太后請眾人坐下才道:“今日是新年大喜,諸位當共賀一杯,願我朝國泰民安,江山永固!”
眾人起身端起酒杯,共賀一杯,但有細心的還是發現潘太皇太后面上微有焦慮。聯想到方才的久久不至,不由有人懷疑,符太皇太后是不是生病了?但如果真生病,潘氏是不會出現的。
宮宴結束,潘太皇太后匆匆回到後殿,看見符太皇太后坐在那裡,潘太皇太后剛要上前,符太皇太后已經嘆息:“朝中無人啊!趙家,運氣可真好。”
好到想削弱趙家時候,邊關告急。遼國查知周朝發生內亂,局勢不定,竟舉兵攻打。內患未除,只有先定外敵。
“還是讓趙鎮領兵?”潘太皇太后雖然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但還是忍不住問一句。符太皇太后已經無奈一笑:“是啊,只能如此,可不如此,又叫誰去呢?你的父親已經老邁,你的弟弟又……”
潘家也是外戚,若軍權太重,難保不生異心。況且打起仗來,潘家的兒郎沒有趙家兒郎那麼勇敢。
“是,媳婦知道!邊關還有楊將軍,楊將軍……”潘太皇太后的話被符太皇太后打斷:“楊家,和趙家也是有親的,他家有個兒媳,就是趙匡義的孫女。”
朝中大事,千頭萬緒,樣樣都要潘太皇太后操心,柴昭什麼時候才能長大親政?符太皇太后的眉皺的很緊。
“太皇太后,不好了,官家他,拔劍殺了一個內侍!”宮女急促的聲音在門外響起。符太皇太后不由皺眉:“內侍得罪了官家,殺了也就殺了。”
宮女的聲音還帶著顫抖:“太皇太后,並非如此,是無緣無故,官家就……”柴昭過了年也就能稱十二歲,十二歲的孩子,竟然拔劍殺人,儘管殺的是個內侍,但這件事傳出去,群臣會怎樣想?一個脾氣暴躁的君主,對群臣來說,並不是什麼福氣。
這脾氣?到底隨了誰?符太皇太后有些煩躁地想,潘太皇太后已經命人進來細細問過,知道是內侍好好地在那說話,也不知說了句什麼,柴昭就暴怒,然後抽出侍衛的劍,一劍往內侍胸口捅去,內侍當場就口吐鮮血死去。
“這件事,誰都不許說出去,就說那內侍自己跌倒,觸柱而亡!”潘太皇太后聽完緣由,沉聲吩咐,宮女應是退下。潘太皇太后看向符太皇太后,兩人面上都有擔憂,這件事,無論如何都要瞞下去。
趙鎮當然不知道宮廷之中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他正在歡歡喜喜地和胭脂說著,這次出征,回來之後,該做些什麼。
“等這次出征回來了,我就和太皇太后請辭,去地上做一任地方官。聽說吳越之地很好,到時我們就去吳越之地。看錢塘大潮。對了,你知道錢塘大潮怎麼來的嗎?”趙鎮想著以後,興致勃勃地和胭脂商量,胭脂不由抿唇一笑:“你不帶兵不打戰了,以後會不會覺得手癢?”
趙鎮搖頭:“不會覺得手癢,胭脂,那日父親來尋我,和我說了許多話,我才發現,很多事情我想的太簡單了。”
趙鎮的權利越大,手中的兵越多,朝堂上的人難免會不放心。這一點胭脂早就知道,此刻聽到丈夫這樣說出,胭脂瞧著他:“若你去了地方上,不帶兵了,依舊……”
“不會的!”趙鎮把胭脂的手握緊:“太皇太后對我很慈愛,她會明白我的想法的。胭脂,我只想,和你還有孩子們,好好地過一輩子。”
胭脂對趙鎮露出笑:“是啊,我也只想和你,還有孩子們,好好過一輩子。”
就這樣過一輩子,平平靜靜地,一家子不缺吃少穿,至於那些榮華富貴,那些耀得人眼花的東西,就由他們去。胭脂送走出徵的趙鎮,想著趙鎮的話,等出征回來,就去做一任地方官,這種日子,想想就覺得很美好。
☆、第239章 冤孽
趙鎮看著胭脂面上甜蜜笑容;捧起她的臉;用唇在她額上輕觸:“胭脂,我答應過你的事,我會做到的!”胭脂靠在丈夫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