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上巴喬的歷程,似乎又與88年歐錦賽上巴斯滕的遭遇,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都是在球隊一開始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抓住了機會,而從隊中的“邊緣人物”一舉成為了主角。
如果說90年世界盃上巴喬的登場,是被數以萬計的佛羅倫薩球迷給“喊”出場的話(維奇尼是老好人啊。球迷喊誰的聲音大,他就讓誰上),那麼88年歐洲盃上的巴斯滕,就可以說成是被荷蘭主帥米歇爾斯破罐子破摔給“摔”出來的。
是誰讓米歇爾斯那樣狼狽呢?那個人的名字叫列納特*達薩耶夫。小組賽第一場,就是這位蘇聯的守門員隊長,幾乎憑藉一己之力,讓荷蘭人此起彼伏的攻勢。一次次的無功而返。那一屆歐洲盃上的荷蘭,一亮相就顯示出了他的強大。他強大得就差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人物。首戰輸給蘇聯的鬱悶,讓荷蘭主帥米歇爾斯賭氣般的把賽前最不被他重視的前鋒巴斯滕給“摔”了出去——感謝達薩耶夫,如果不是他的神勇,板凳上的巴斯滕。也不會那麼快的迎來屬於他的“機會”。
不得不說,那一屆的歐洲盃是屬於荷蘭三劍客,是屬於達薩耶夫的。在巴斯滕和薩達耶夫的分別帶領下,荷蘭與蘇聯,這兩個小組賽上的對手,最終會師到�